夏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来历据载,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陈希龄的《恪遵宪度》里这样解释夏至的“至”,即至极,这一日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处,白天一年中最长,正午日影一年中最短。一年中最盛的阳气,也正是从夏至这一日开始逐渐转衰。夏至的这一含义,体现着古人阳极阴生、周而复始、阴阳平衡的自然哲学智慧。对于古人来说,夏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称为“夏节”或“夏至节”。夏至三候宵漏自此长,微阴生九原。夏至时,阳气到达极致,阳气的极致下阴气开始产生,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鹿是属阳的山兽,夏至阳气盛极而衰,鹿角感阴气而脱落。二候,蝉始鸣古时楚称蜩(tiáo),秦晋称蝉。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蝉鸣里树影明灭,忽觉夏长。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野生中药草,能治伤寒寒热、喉咙肿痛。夏季过半时,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夏至习俗1.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2.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3.食面夏至这天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冬吃饺子夏吃面”,夏至过后,小麦丰收,用今年的新麦做出新鲜的面条供大家尝新,所以有夏至吃面的习俗。在岭南,夏至这天喜欢吃狗肉和荔枝,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的说法。人们相信夏至这天吃了狗肉,身体会抵抗疾病的入侵。夏至书单《夏至》长按识别开始阅读▼作者:周弯弯出版社:青岛出版社出版时间:.04ISBN:-7---0本书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型,讲述了十二个爱情故事。有长情的陪伴,有忐忑的等待,有爱而不得的初恋,有终成眷属的美好,有勇敢过后的甜蜜,也有被时光掩埋的遗憾……有些人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而有些人默默守候了整个人生。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夏至·要吃面》长按识别开始阅读▼作者:保冬妮其他责任者:王俊卿绘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出版时间:.01ISBN:-7---0本书是《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系列之一,全系列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通过贝儿和家人的旅行故事,展现了中国24个城市和乡村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融合了有关节气的知识、文化历史故事、重要的农事劳动、有趣的民俗活动,时令饮食与养生,带领读者不仅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也走遍祖国大好河山,领略舌尖上的中国、足尖上的中国,从书本走进生活,拥抱大自然。《夏至:要吃面》故事地点在新疆,贝儿和家人在新疆吃拉条子、各种夏季水果,欣赏美景。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贝儿还去了全国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的火焰山,还有美丽的艾丁湖。夏至已至愿你向阳而立,逐光而行昆明市图书馆抬头见花笑举步闻书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