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第五十九回中,唐僧师徒四人西行来到了火焰山,书中描述"此山有八百里火焰寺周围寸草不生",因此受阻,西游记为明朝吴承恩依据唐朝和尚玄奘西行取经经历所写。神怪小说然而现实中是否真的有火焰山存在的,
如果沿玄奘当年西行的路线来看,在路上确实有一座火焰山,唐朝人称之为火山,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山下,就是著名的高昌古城,当年玄奘受到高昌王的邀请曾经在城中讲经,然而在玄奘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中却没有任何有关火焰山的记载,甚至连高昌国的记录都直接略过,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在玄奘离去之后,高昌国王得罪了李世民被唐朝灭国,而高昌王麴文泰是玄奘的结拜兄长,曾大力资助玄奘西行,为了不得罪李世民,在书中玄奘特地将这段经历隐去,只用口头形式,告诉了自己的弟子,玄奘离世后,其弟子重修《三藏法师传》,这段经历才得以保留,
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北部,北依天山,呈东西走向,西起吐鲁番市区,东至鄯善县县,整个山体呈赤红色,像一条火龙火焰山全长约一百公里,最宽处达十公里,高速约五百米,在烈日照射下,山体闪闪发光,热气蒸腾,犹如烈火燃烧起来。
十分壮观,细节上,整座山体像是被冲刷过,沟壑万千,根据地质学家研究发现看,火焰山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数亿年间,地壳横向运动,留下了无数条褶皱带,在经过大自然的风雨侵蚀,才有了火焰山如今的面貌,至于火焰山为什么这么热,其实归功于此处与众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
新疆吐鲁番身居内陆,新来的大西洋水汽被天山隔绝,而且地形过低,加之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外面风吹不进去,里面热风出不去,可不就像火炉一样,火焰山虽热,却有天山之水来降服,北面天山的冰雪融水奔流而下,冲击出了条条峡谷,将这条火龙斩为维数段,
在山体两侧形成了片片绿洲,有了绿洲的滋养,吐鲁番的先民得以繁衍生息而峡谷。也成了火焰山的生命之路,从西向东依次由桃儿沟、葡萄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沟搭,最有名的就是葡萄沟,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区北侧,火焰山西端南北长约八十公里,东西最宽处两公里,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葡萄沟介绍的就是这里,所以盛产瓜果。尤其是葡萄,有天下最甜的葡萄之称,葡萄沟,虽然位于火焰山间,气候却凉爽得多,这是因为葡萄沟中溪流众多,有布依鲁克河横穿,其间还有高山融雪,再加上周围植被一集,所以气候凉爽舒适,被称为火焰山里的清凉世界,
经过葡萄沟继续往东走,来到木头沟,这里最出名的莫过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鲁番的石窟寺多达十余处,合称高昌石窟,其中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高昌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虽然后来被德英,日等列强盗窃破坏,壁画人物损毁严重,但依然是我国伟大的文化珠宝库,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以南,木头沟南路的冲积扇,上就是有名的高昌古城,高昌古城始建于汉代,曾是一千三百多年前高昌国的都城。
古城略呈正方形,周长约五十四公里,分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两百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十分壮观。玄奘西行路过高昌国时,高昌国王麴文泰曾邀请玄奘再次讲经,在高昌古城之北两公里处是阿斯塔那古墓群。
这里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城居民的公共墓地,距今也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墓地总面积约十平方公里,埋葬贵族官员和平民共有墓葬五百余座。阿斯塔那古墓在二十世纪初遭到外国探险者盗掘,盗走大量文物,建国后进行有计划发掘,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
阿斯塔那古墓以汉人为主,同时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等少数民族居民,为研究西域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再往东走便来到了吐峪沟大峡谷,吐峪沟大峡谷位于火焰山中段。两端有简易盘山公路相连,这里有,火焰山的最高峰海拔八百三十一米,站在峰顶,可以清晰地看到火焰山被南北切开的山岩体貌,想要来火焰山游玩,吐峪沟不可不来,
这是火焰山最美丽也是最神秘的地方漫步谷底,有穿过而过的天山雪水汇聚成的溪流在峡谷南端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大片的葡萄园就种植在绿洲之上,是新疆无核白葡萄的故乡,在此处还有吐峪沟。由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大寺,有藏传佛教大寺院遗址,保存完好的古老维吾尔族村落等,可以说吐峪沟是集历史文化美景与一体的好地方,
再往东是连木沁沟,连木沁沟由二唐沟河冲刷而成,两侧也是铜锣湾地区重要的绿洲带,火焰山的尽头是鄯善县,鄯善县北依天山,西抵火焰山。南连大漠,位由柯柯亚河冲积而成的绿洲之上。鄯善县是中国离沙漠最近的城市,南邻库木塔格沙漠,沙漠与城市的完美融合,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里也成为汽车越野爱好者的天堂,对此,火焰山延伸完毕,火焰山由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创造,虽然炎热,但天山之水却在此孕育的一派盎然生机,万千年来汉唐魏晋,一代代吐鲁番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吐鲁番文化,
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位西行和尚路过。后世将他的事迹写成故事,使火焰山名扬天下,四人已去火焰山下,世代更替,不变的是火焰山浑厚的身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