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金猴降妖》剧照。在《西游记》成为文化IP的当下,学界应提供新的领域,新的方法,使之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新标杆

“今天食品市场有不少乱象,‘食品安全’人人关心。但作为精神食粮的知识乃至书籍,却少有人关心它们的‘安全’问题。在经典阅读上,这种精神食粮的‘不安全’主要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依托名著,不负责任地传播‘谣言’,二是不负责任地解读名著。”近日,在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举行的“《西游记》高端论坛”上,曾在中华书局担任编辑的李天飞感慨地说。

《金猴降妖》《大闹天宫》《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降魔篇》……无论在哪个年代,在大众传播尤其是影视领域,古典名著《西游记》一直是改编的热门对象。特别是在大众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它更成为一个具有产业价值的文化IP。根植于小说,各类新兴的媒体终端和文化产业项目纷纷开展文本资源的现代转化,获得巨大的文化和商业效益。

在巨大的商机和纷繁复杂的声音之下,大众如何才能获得“知识安全”?为此,学院的研究者和大众文化普及者应该作出怎样的呼吁和努力?在热闹的大众传播领域之外,学者们穷尽书卷,对这部经典名著进行了哪些基础研究,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一带一路”视野下,从“小西游”转向“大西游”的文化建构具有怎样的可行性?日前,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运用丰富的研究方法和多重理论视阈,围绕“当代视域下的《西游记》学术转型”的主题,对《西游记》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论坛由华东师大中文系与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合作主办,华东师大中文系竺洪波教授主持。

打破专业研究和大众普及之间的“瓶颈”,确保“知识安全”

“人们对经典名著的兴趣,为它们带来了传播的便利。但有些对名著的传播内容新鲜惊悚,以‘猎奇’为主,颠覆之前的认知,很容易使人因觉得新奇而相信,误认为这是真正的知识。还有一些人为了赚眼球,不负责任地解读名著。例如用阴谋论解读四大名著等古典小说等等。诚然,经典有着丰富的可解读的空间,但总有精粗之别,总有负责任和信口开河之别。”李天飞近年来一直在从事《西游记》的大众推广工作。有着古典文学研究背景的他慢慢发现,关于《西游记》的很多谣言,如《西游记》在明代是禁书、孙悟空死在了取经途中等专业研究者不屑一顾的话题,在民间反而流传甚广,有的甚至成了“常识”。

“甚至,有些网络的伪作竟然侵入到学术研究中来。比如,有一篇名叫《淮南子·外八篇》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甚广。《淮南子》从来没有‘外八篇’一说,但这些错误的知识却在网上流传甚广,甚至有的中学教师都‘中招’,把它当做真的古文,出成模拟试题考学生!甚至有学生把这篇伪作当作学术研究对象,写成了论文。”这件事使他啼笑皆非,却也让他意识到“知识安全”的重要性。

“作为普及者,应该像鉴别食品一样,培养鉴别知识的意识和警惕性。尽量创作权威的经典读本、进行有理有据的解读,为大众把好‘知识安全’的第一道关。这也是在新形势下学者应向大众尽的责任。”李天飞呼吁。同时他也认识到,在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还少有人能真正投身到名著的普及、解读中来;社会各界投入到经典普及的力度还不够多;对内容产品的入行、审查和行业规范还不够成熟。当高端内容产品和粗劣内容产品的传播成本没有什么不同时,内容市场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专业研究和大众普及之间,还存在着狭窄的瓶颈,希望越来越多的同仁致力于此,用知识服务大众,用大众的兴趣反哺学术。”

《西游记》中的“世俗性”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演变

“唐季以降,作为文学文本的《西游记》十分丰富,至明代集大成者有两个系列:一是以百回本《西游记》为代表的小说系列,二是以六本24折《西游记》杂剧(长度为所有元明杂剧之冠)为代表的戏曲系列。”一直致力于《西游记》研究的竺洪波教授介绍。但是对于大多数现代读者而言,小说《西游记》如雷贯耳,《西游记》杂剧却知者寥寥。

在《西游记》的成书史上,《西游记杂剧》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西游记杂剧》作为戏剧史上重要作品之一,由于其诞生时间、作者、历史背景等相关因素之模糊,一向被文学史、戏剧史所忽略、低估,然而,其不仅以鸿篇巨制在杂剧史上与《西厢记》争奇斗艳,而且以唐僧西天取经故事新题材刷新了《西游记》成书史,并以元杂剧固有的丰富多彩之市民生活,冲淡原本神圣宗教事件之庄严、崇高气息,奠定了《西游记》形成史之自觉觉醒时代,为最后明代中叶百回本《西游记》完善封笔具有不可磨灭之功勋。其作者、思想、艺术价值等值得重新认识与评价。”南京特殊教育学院杨俊教授在历史性的方法和视野中回顾了《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学术问题,对《西游记杂剧》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剖析。

《西游记杂剧》是宋元以来最长篇幅的以唐僧“西天取经”为题材的杂剧作品,涵盖了此前有关《西游记》故事之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已经分别就位,观音、女儿国、火焰山、降服铁扇公主,取经东还、朝拜佛祖等情节与后来小说《西游记》主要情节非常相近,可谓构筑为西天取经之主体框架。如果说,从唐代到宋代,“西游记故事”由历史向文学迈进,初现《西游记》总体发展趋势,那么元代《西游记杂剧》的出现,开启了“西游记故事”走向系统化、定型化之结构大局。

“此前的《西游记》故事,大多属于零散、随感、体悟性的单纯传播阶段,如元代《龙济山野猿听经》《猛烈哪吒三变化》《陈光蕊江流和尚》等,无法构成系列,而《西游记杂剧》将此前相关的《西游记》传说、故事加工、敷衍、连缀成为系列化《西游记》文学故事,文学性尤其鲜明,如把此前“朱八戒”改为“猪八戒”,“猴王”改为“孙行者”,为最终促使《西游记》人物定型化作出不可磨灭贡献。”杨俊表示,“如果说《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反封建礼教的思想高峰,那么,《西游记杂剧》则以世俗层面的唐僧西天取经敷衍了一部空前的宗教世俗化经典大剧,开辟了《西游记》故事趋向于故事情节幻化、生活世俗化、人物鲜活化之康庄大道。”

辽宁师大王立教授谈到《西游记》小说对民国旧派武侠的具体影响,考察了民国武侠小说在知识结构、情感结构上与《西游记》的关联。“大多数的明清小说研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