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死了!
啊啊啊啊啊!
这几日,天气变化不断
艳阳高照,分分钟能把你晒化了
再来一场瓢泼大雨
地上热气瞬间上冒
让你免费享受高温天里的桑拿浴
更可怕的是,三伏天即将来临
我们就离“火焰山”不远了
把你热到融化的时刻来了
不过,看完这篇
依然可以给你个“透心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赞叹不已,它总是毫不吝啬的将数之不尽的美景赐予尤溪这片大地,让这片土地拥有了壮丽峡谷、丛林翠竹、清流飞瀑……
△洋中际口漂流
△竹林
汤川的雨后村景秀色浓
透着静谧、安详
苦菜汤、绿笋汤
冰棍、冰西瓜、冰杨梅、冰草冻
……
夏季里特有的味道
不仅有助于降热解暑
亦可获得舌尖上的满足
△苦菜小肠汤
苦菜是尤溪山岭间的一种野菜
本地村民将它们采下来晒干
与排骨、猪蹄等一起煲汤
烹煮后有强烈的味道
△绿笋排骨汤
尤溪一年四季竹笋供给不断,
而绿笋是笋中极品
尤溪绿笋个短头大,形似马蹄
佐以排骨炖煮
滋味清甜
△尤溪本地西瓜
高温天气里的西瓜
个个大小适中,青中透黄
瓜甜香脆、口感好
△尤溪芙蓉李
眼下,正是芙蓉李上市好时节
中仙乡双溪村已进入采摘期
采摘一筐,酸甜开胃
△尤溪冰草冻
淋上些许蜂蜜的冰草冻
是尤溪街头常见的清凉消暑的饮品
一口入喉,暑气皆消
清晨时刻
老人们携伴至榕树下乘凉
或沿着尤溪河畔晨跑
参与有氧健康生活
傍晚时分
可至公园散散步、跳跳舞
享受山城独有的静谧
40年前的人们是怎么活过夏天的?面对这种天气,
尤溪人的夏天也只能这样过了
↓↓↓
空调、冰箱、WiFi
似乎早已成了夏天的标配
不管少了哪一样
都会让你度秒如年、坐立不安
在40年前,同样的炎炎夏日
没有空调,没有冰箱
连风扇都用得很少
▼
那时候
冰箱还未普及到千家万户
而水井和水缸就成了“天然的冰箱”
先把西瓜放在水里泡一会
吃的时候那叫一个
“冰冰凉,心飞扬”
▼
那时候
冰棍儿都是推车卖,街边吆喝一声
立刻就会有一群孩子蜂拥而上
一根冰棍儿五分钱
贵的也就几毛钱
▼
那时候
冰棍儿种类不多
菠萝棒冰、娃娃头、小奶块
但却怎么也吃不腻
▼
那时候
虽然没有可乐、雪碧
但在当时已经算大手笔了
对了,喝完以后要记得退瓶子
▼
那时候
粘知了可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
粘够一小碗,用盐水泡一晚上
油炸之后三顿都吃不腻
▼
那时候
夏天的时尚就是五颜六色的塑料凉鞋
现在看着一点都不好看
可在当时就是那么的受欢迎
▼
那时候
这种会摇头的座扇很畅销
风力特别强劲
最喜欢对着风扇可劲儿吹
▼
那时候
奶奶手里的蒲扇
就是最好的驱蚊水和风扇
伴随着阵阵轻风
进入甜甜的梦乡
▼
那时候
夏天没有空调
家家户户都搬着凉席和竹床
在马路上、街道上打地铺
想要好位置都得抢呢
▼
那时候
在客厅或者堂屋
一定会装一个这样的大吊扇
呼呼生风,特别凉快
▼
那时候
对夏天最大的期待
就是放学后和小伙伴们一起
去小河里游泳摸鱼
▼
那时候
“打水漂”似乎是每个孩子的必备技能
总要比一比谁跳的远
谁跳出的石头圈圈最多
▼
那时候
男孩子们都喜欢
装一口袋玻璃珠
三五成群地
趴在地上大干一场
▼
那时候
女孩子们最喜欢聚在一起
玩的“跳房子”、跳皮筋
偶尔小男生也会加入进来
▼
那时候
都会搬小木桌在家门口
边纳凉边吃饭
街坊邻居们还时不时唠嗑几句
很是热闹
▼
那时候
老人们喜欢聚在有树荫的巷子口
打打牌,下下棋
吹着若有似无的风
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那时候
每次被蚊子咬了个大包
总会在上面掐个十字
当时真的觉得挺有效的
▼
那时候没有电蚊香,没有杀虫剂,
对付蚊虫,一盘蚊香足矣!
那时候
风油精、清凉油
绝对是夏日必备
绿绿的小瓶子,只要闻一下
提神又醒脑,还透着凉意
▼
那时候
一到夏天,街上男孩们
清一色的都是“板寸”
凉快得很
▼
那时候
根本不需要热水器
一天的太阳暴晒
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热水
冲个凉,刚刚好
▼
那时候
六神花露水就是
夏日里最好的香水
驱蚊止痒,还有淡淡香气
洗澡一定要往盆里滴两滴
▼
那时候
凉席还是夏日必需品
有没有午睡
看看脸上的凉席印子就知道了
▼
▼
那时候
做梦都想有一双雨鞋
下雨的时候
一定要专找水坑踩
▼
福建微尤溪综合自网络
猜你喜欢
尤溪学子看过来!这所学校招生啦!航空服务、动车乘务、汽车维修……错过可惜了!
全尤溪的小朋友都沸腾了!暑假好去处,有个地方让你玩个够!
千万别“惹”尤溪人!因为……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有望涨5毛!
点“阅读原文”,找工作、找房子、找车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