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中医是如何去火的。怎么去火啊?喝点菊花茶、苦丁茶?未尝不可。但,这不是中医里最精髓的部分。文老师要带给你领略的,是中医人心中,比较核心的那一点技术。我给你讲个医案故事吧。老早年,在山东济南,有一位了不起的中医前辈,叫做李乐园。这位老师生于年,19岁那年开始当教师爷,后来自学中医,逐渐就弃教从医了。他曾任山东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李师在世的时候,有一回,遇上一个患者。这个患者啊,当时也就是20多岁,女性。什么毛病呢?就是感觉自己上火。火那个大啊,别提了!尿黄、手心发烫、口渴、动不动就满身汗,自觉胸中灼热,似乎有火苗往喉咙里窜。与此同时,全身发热、低烧,37度多一点。这到底啥毛病啊?此人看过不少大夫,无效,于是来求李师。刻诊,见舌尖鲜红,舌苔薄白,寸脉有力,脉滑。了解到这些后,李师不慌不忙,写了一张配伍。但见——炒山栀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生地15克,元参20克,麦冬12克,竹叶10克,薄荷6克,甘草3克,灯心2克。水煎服。结果,患者药用6剂之后,诸症大大改善,体温降到37度以下。再用3剂,心中灼热、手心发热、时时爱出汗等现象全部消失。这个患者感觉太好了。她逢人便说,自己这一次,算是逃出了火焰山。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我给你好好说说吧。我跟你说啊,这个人的问题,在于膈上火盛、烧灼心肺。什么意思啊?膈上,基本指的就是心肺。她心肺那里有火,导致诸证。怎么知道心肺有火?通过舌脉。你看,这个人舌尖红。舌尖候的是哪里,是心,对不对?舌尖红,说明心火大。再看脉。脉滑,主热。两寸有力,指的是左寸和右寸两部脉象有力。左寸和右寸候的啥?左寸主心,右寸主肺。因此,两寸有力,说明心肺有火。心肺有火,那就往上冲啊。你看自然界的火,是不是呼呼往上窜啊?人也一样。人心肺里的火热之邪,也往上窜,于是嗓子疼、口干、口舌生疮、烦热不堪。心经、心包经走手心,所以患者手心热。热邪迫津外出,所以爱出汗。热邪灼伤阴津,所以患者尿黄。热势弥漫于肌表,所以低热。你看看,这不都是显而易见吗?至于说这个患者,为什么会心肺有火?这个,我还真就不得而知。因为李乐园老先生这张医案里,并没有记录。但是我想啊,还可能和情志变化、先天体质,以及饮食偏颇有关系。这时候怎么办啊?说到重点了,这就是我要跟你讲解的千古去火第一方,凉膈散。这个凉膈散啊,是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一张老方子,基本配伍是川大黄、朴硝、甘草、栀子、薄荷、黄芩、连翘。它是泻火通便,清上泄下的一张方子,主要就治疗中上二焦火热之症,比如说烦躁口渴、面红唇赤、口舌生疮、心胸烦闷、大便干燥等等。患者一般舌红苔黄、脉滑数。这个方子,我之所以叫它是千年去火第一方,原因在于它力道大、适用范围广。这里头,有大黄啊。大黄,通便的。上焦有热的人,往往大便干燥,所以用的大黄来泄。甚至有学者认为,用这个方子,不管患者便秘与否,都得用大黄,这样可以让患者的热邪以最快的速度泄下来。这就是所谓“以泄代清”。因此,上焦火热之证,用这个方子见效比较快。当然了,现实临床应用中,这个配伍是多有化裁变化的。比如李师用的配伍,就是去掉大黄,朴硝,增加生地、元参、麦冬、竹叶、灯心。因此总体来看,方义就是,栀子、黄芩、灯心、竹叶去火,连翘、薄荷散火,生地、元参、麦冬滋阴清热。其中灯心和竹叶,都有利尿之能,让火热之邪随小便而去。这就是基本意图。用这办法,把上焦的火热之邪导出去了,患者自然也就安生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40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