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是初中阶段语文总复习的一部分,但大家由于课业繁重,没时间对那些名著进行深入阅读,因此只能靠“记忆一些题”来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但建议大家对这部分内容要在理解中记忆,可以“多看几遍”,不建议大家死记硬背。接下来,针对中国名著《繁星春水》《西游记》《朝花夕拾》以及外国名著《童年》,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些经典考题与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繁星春水》(安徽)“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诗中的“你”指的是母亲。(深圳)(一)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二)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1)《繁星》《春水》的作者是冰心(谢婉莹),她是在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2)《繁星》《春水》除了母爱、童真、自然哲理之外,还有哪些主题?人类之爱、手足之情、赞颂大海等。3.“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首小诗告诉我们人生事业的成功须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西游记》《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另外三个是《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之一,作者为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唐僧四人遇阻[甲]。夜宿陈家村,巧遇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乙]变成的妖怪(灵感大王)祭祀,孙悟空与其斗法。救得童男童女,后得菩萨和老電相助,师徒四人渡过此河。上文中的甲指通天河(河名),乙指金鱼(动物名)。(衡阳)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罗刹女(铁扇公主)。因为她的儿子红孩儿想吃唐僧肉,被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收做善财童子,所以她对孙悟空怀恨在心。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地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若这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提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选段中唐僧赶走孙悟空的原因是什么?孙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幻化的人,唐僧怪他没有慈悲之心,再加上八戒从中挑拨,所以唐僧执意要赶走孙悟空。(金华)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道,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三藏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熟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中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请举一例。示例一: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南斗星君令火都众神,放火煨烧孙悟空,不能烧着。示例二:齐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内。以文武火煅烧七七四十九日,反炼得火眼金睛。示例三:车迟国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连云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次劫难?请简要叙述最后一次劫难。八十一次。最后一次是:返回途中渡通天河时,老鼋因唐僧忘了它嘱托的事情而把他们扔到水里,经卷全湿了;上岸后又有阴魔化作狂风大雾、雷霆闪电来伺机抢夺经卷。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1)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蕉扇”的目的是:①扇熄火焰山过去;②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2)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①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悟空与老者对话,尊称“老人家”。②自信、乐观、不惧艰险:老者提醒借扇途中充满艰险,悟空说“不打紧”。③关心民众疾苦:悟空想要借扇“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④本领高强,神通广大:老者说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3)联系原著内容,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的经过。第一次借芭蕉扇,孙悟空先被铁扇公主扇飞,后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借来假扇;第二次借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得到真扇,又被牛魔王骗回;第三次借芭蕉扇,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作者为我国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供10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是鲁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青年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也是回忆性散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均出自《朝花夕拾》。(杭州)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否定的度。、作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其他作品有《呐喊》、《彷徨》,小说代表作有《阿Q正传》、《孔乙己》。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童年》《童年》的作者为苏俄作家高尔基,《童年》与《在人间》《我的大学》并称三部曲。(金华)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着“小茨冈”打转儿。当外祖父打我的时候,他仍然是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你不是不愿意了吗?“是不愿意来着,可是又伸了过……不知怎的,不自觉地就伸了过……结合上述语段,说说“小茨冈”是一一个怎样的人。小茨冈是一个善良淳朴、勇敢忠诚的人。大家注意:此题在原文中就能找出答案来。《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说:“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请结合名著《童年》加以印证。在童年的阿廖沙身边,有很多正直善良的人给他以积极的影响,比如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的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格里戈里,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他力量和支持,使他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充满爱心的人。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外祖父破产了,他不肯养活阿廖沙,外祖母却一口答应外孙的生活由她来维持。2.阿廖沙觉得自己渐渐长大了,自己的生活不应该再让外祖母操心了。他……3.每星期六,阿廖沙就将这些东西卖给收破烂的,可以卖三角到五角,碰得好,还可以多卖些。4.阿廖沙自己不浪费一分钱,每次都把全部的钱交给外祖母。她拿到了钱总是快活地低下眼睛,向他道谢。(1)结合小说《童年》的情节和以上图文,在语段2的省略号处补写一段文字,使前后文字能够连贯。示例:他总是一大清早拿了口袋和钳子,到街上去捡破烂。他要挣些钱来让外祖母高兴高兴。(扣住“捡破烂”即可)(2)阿廖沙说道:“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请你结合名著内容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示例:阿廖沙三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到专横的、濒临破F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的内心,使他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扣住题干中“黑暗”、“光明”等词,结合内容作答即可)刚开始吵架,我就吓得跳到炕炉上,我怀着恐惧的心情看外祖母用铜盆里的水给雅科夫舅舅洗去脸上流出的血;雅科夫一面哭一面跺脚,外祖母沉痛地说:“该死的,这帮野种,清醒清醒吧!”外祖父把撕破的衬衫拉到肩膀上,对她喊叫:“老妖婆,看你生的这群野兽!”雅科夫舅舅走后,外祖母躲到角落里,颤抖着,号啕着:“圣母啊,求求您让我的孩子们通点人性吧!”外祖父侧着身子站在她面前,望着桌子。上面的东西全给碰翻了,流了一桌子水。他低声说:“老婆子,你看着他们一点儿,不然他们会欺负瓦尔瓦拉的,说不定……由原著内容可知,两个舅舅吵架的原因是为了争夺家产,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而《我的大学》中作者所描述的大学,并不是一所普通的大学,而是一所“社会大学”,写了自己在“社会大学”中的种种经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36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