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这是施耐庵在《水浒传》里描写的酷热的景象。
虽说是小说,但从中也可以窥见,古时候,酷热也是经常来袭,让人不得安生啊。
生活在现在社会的我们应该庆幸,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有空调、风扇和各种降温措施。
庆幸之余,我们也有些好奇:古代的夏天到底有多热呢?
其实,对于气温的问题,从来是老天爷说了算。小编认为,它不会是恒常不变的,正如起伏的波浪,有高峰也有低谷。
老天要是发起脾气来,那真是很可怕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古代的夏天,热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况。
从各朝各代文人们的诗词及书籍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酷暑的淫威。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这是唐朝诗人王维对于酷暑的描写。
赤日炎炎,只觉烈焰充塞于天地间。天上的云彩都变成了红色,仿佛就是那翻腾的火焰山。花草树木早已被晒得枯焦,湖泊、河流中不见一滴水。
这干涸何时才能结束呢?寥寥数语,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到阵阵逼人的热浪正在袭来。
白居易则说“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
高温天气让人头痛欲裂,寝食难安。
汗水不停歇的流,拿毛巾擦拭吧,毛巾一拧全是水,一整夜都是如此。真是辗转反侧,长夜难眠呀,比蒸桑拿更甚数倍。
宋朝的夏天也有相当难捱的时候。据《宋史》记载,南宋嘉定八年(公元年),
“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热灾。
因天气太热致大旱,饮用水成了最稀缺的资源。江淮地区甚至卖到一杯水数十钱,真是水贵如油呀,寻常百姓可不是都能买得起的。于是,许多人纷纷渴死了。
然而,高温的肆虐,没有最热,只有更热。这些炎热,与乾隆八年的夏天相比,恐怕也只是小儿科了。
乾隆八年,也就是年。
那一年的夏天,几乎大半个中国都处于高温状态,华北地区更是开启了“烧烤模式”。从农历五月开始,高温就持续不退。
在天津,土石都被烤焦,屋顶上的瓦片被炙烤成碎片,不少老弱病残死于暑热病。
在山西浮山,太阳毒辣辣的,不少人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中暑,就一命呜呼了。
山东高青县志则记载:这一年,大旱绵延千里,树木都干死了。
屋里的温度也是相当的高,器具那是炙手可热。
河北高邑在极端高温的天气中,连铅、锡等金属都自动融化了,那得有多厉害。高温带来的大旱,让许多人被活活的渴死。
而这些都还不是最严重的,京城才是重灾区。
当时在北京有一个来自法国的传教士,他建有一个测候所,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气象观测站。
他使用一种老式的酒精溶液温度表对气温进行了观察、记录。
现在的专家将他当时记录的数据进行了换算,在7月13号到25号之间,气温一直居高不下,平均温度在40°C以上。
25日更是达到顶点,最高为44.4℃,这应该也是我国历史上的最高温度。
从该传教士给国外朋友的信件上看到,他说北京上了年纪的人也认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炎热的夏天。
许多穷人和胖人纷纷死去,甚至街道上也随处可见尸体,由此引发了民众极大的恐慌。据官方数字统计,短短的十余天,京城因热至死的人就多达多人,估计实际死亡人数还远远不止这个数。
由于迷信思想作祟,许多人纷纷求神拜佛,向老天祈祷,愿灾难早点平息,愿厄运不要降临到身上。
为此,乾隆大帝也是“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忧国忧民呀。
心急火燎的他一次次地和大臣们商讨对策,要百姓们注意休息,并在主要街道和城门处发放降暑药品等,力争把灾害降到最低。
炎炎夏日,当我们躲在空调房里,喝着冰镇饮料时,想象着古人酷暑天里所遭的罪,也真是替他们揪心啊。当然,古人也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方式:比如减少户外劳作,寻觅一方清凉之地,芭蕉扇、竹夫人齐上阵等等。
虽说古代不乏酷热的极端天气,但相比较来说,随着全球变暖及热岛效应,现在的夏天应该更热。
所以,身为现代人,我们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量,多植树,努力给后人留下一片荫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