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有了给予生命温暖和衣物,有了给予生命营养的粮食,还有彩陶文化的“底气”或者底色,黄金与美玉的相遇更加地高贵和优雅,并在互动的路上被人们生生不息地传承了下来。说到这里,中国人为什么喜欢“金镶玉”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了:因为有过,而且被持续不断地拥有过。

“金镶玉”是年北京奥运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奖牌设计所采用的式样,喻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体现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和对运动员的褒奖。

今天,人们给它的评价是:设计方案创意十分新颖,突破了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奖牌设计单一材质的传统,又融入了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又说:以“金镶玉”为创意的北京奥运会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然而,“金镶玉”的设计真是“中西合璧”吗?在当下的珠宝商场,还可以看到“金镶玉”的项链、手链等,就历史的源头来说,跟西方却没有多少关系,在我们的新疆,不仅有玉山,还有金山,而它们就是黄金与美玉在我们的文化源头上,相伴相随的见证。

昆仑山是一座玉山,这么叫它一点也不为过。昆仑山出产的种田美玉至少在商代就传入了中原。妇好墓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区丙组基址西南,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随葬品极为丰富,仅玉器就达件,是迄今商代单墓中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制作最精美的。玉器玉料以软玉为主,青玉居多,白玉较少,主要来自新疆和田、河南独山、辽宁岫岩等,此外还有少数属硅质板岩和大理岩。而新疆和田玉占了大多数,这是目前所知确切的新疆玉最早输入中原的证据。

妇好墓玉器

昆仑玉,是今青海省格尔木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进入青海省部分,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以东称之为昆仑玉,山以北称之为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千米。青海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为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以晶莹圆润、纯洁无瑕、无裂纹、无杂质者为上品。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就是青海玉。但是,青海玉开发很晚,现代学者多数认为,新疆和田和叶尔羌地区的昆仑山上与和田河谷中是我国古代产玉的中心。

与新疆美玉传入中原相伴的还有成语,如李斯《上书秦始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用昆仑山的美玉,来比喻杰出的人才。还有昆冈之火,出自《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意思是昆仑山失火,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等等。在这些成语的背后,都是昆山之玉传入中原的历史文化风景,很显然地,要比人们将传播的路线以丝绸命名早得多得多。

丝绸之路

金山就是阿尔泰山。“阿尔泰”蒙语的意思是“金山”,在古代文献《周书》里,阿尔泰山也被称为金山。矿产丰富,盛产黄金、宝石、有色金属等。有谚语说:“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从汉代开始就有中原人来到这里开采金矿,清代规模空前,已是“金夫逾万,产金逾万,列厂十区,矿工数万”的局面。

阿尔泰山是连接北方西伯利亚和蒙古大草原的重要纽带,也是在亚欧草原通道中开发最早的草原丝绸之路,是由漠北大草原经由阿尔泰山向西延伸的路线。在丝绸之路尚未开通之际,这条路上就有了文化的交流与物产的贸易,虽然今天的人们不知道是因为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带出了黄金的被发现,还是因为黄金的被发现才有了草原丝绸之路,但一定知道黄金与丝绸之路是相伴相随的。

草原丝绸之路的“动脉”是由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古阴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带的长城沿线,西北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北陆的欧洲地区。但在这条“动脉”之下,沿阿尔泰山两侧,草原丝绸之路的“毛细血管”几乎是无处不在,是它连接起了中国东北、正北和西北与西方的交流贸易线路。

对于草原丝绸之路来说,大宗商品交换的需求起源于原始社会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中原旱作农业地区以农业为主,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这种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的关系,是形成草原丝绸之路的基础条件。因而草原丝绸之路则因其特点还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

匈奴王冠和金器

黄金在草原丝绸之路上是不可以被忽略的。至少是在年前,中国古籍里所说的塞人在阿尔泰山地区开采宝石与黄金,并将它们作为最豪华的装饰品进行贸易,深得草原游牧民族的喜爱。比塞人更早的是,《山海经》里记载的独目人,他们很早就生活在阿尔泰山地区,将黄金打造或冶炼成马、鹿等动物的形象,希望生命像黄金和火焰一样光芒万丈,生生不息。而这在后来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对黄金的喜爱,除了人们熟知的匈奴民族,还有后来的契丹、蒙古等等民族。

由阿尔泰山向西,后来开辟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路叫黄金之路,具体走向是:沿着阿尔泰山向东南方向,经过哈萨克斯坦,走过乌拉尔山南北草原,可以进入里海、黑海以北沿岸的南俄草原。但黄金在这条路上的传播事实要比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间更早,在新疆、在中原以及中原以及北方草原乃至东北、外东北,黄金一直都是与美玉相伴着传播的。这也让我们今天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的汉代的金缕玉衣成了当时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成了黄金与美玉相遇后最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之一。

金缕玉衣

就地理的角度而言,新疆东部的吐鲁番、哈密一带,应该是中国黄金与美玉相遇的最佳地区之一。玉山昆仑山、金山阿尔泰山把新疆夹成了一个大盆地,又被中间的天山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新疆大盆地向中原地区的出口就在吐鲁番、哈密的东疆地区,连接它的通道即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东疆地区有两处墓地最值得一说:一是鱼儿沟古墓,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鱼儿沟;二是洋海古墓群,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买里村北约1.5公里,火焰山南坡的戈壁地带上。

鱼儿沟

鱼儿沟古墓为春秋至战国时期古墓群(一说是车师国墓葬遗存),是年修建鱼儿沟火车站时发现的,出土了多件黄金文物,被一些人称为“天山黄金大墓”,还有彩陶器、木器、小件铜器、海具、兽骨等。洋海墓群总面积5.4万平方米,是年冬当地一位村民在远离村庄的戈壁滩上挖凿坎儿井时发现的。3年,考古人员抢救性挖掘中发现,这里早期墓葬距今年上下,属青铜时代后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出土文物丰富,主要有石器、陶器、木器、毛织等生活用品及狩猎工具。

玉器在这两处墓葬中是没有被少了的,除了昆仑玉,人们还在这两处墓葬中以及东疆地区其他墓葬,如艾丁湖墓地、交河沟北墓地、加依墓地、英亚依拉克古墓、喀格恰克墓地、阿拉沟、博斯坦乡古墓、三个桥古墓、苏贝希古墓、胜金店古墓等等墓地发现了玉珠。这种玉珠的主产区在新疆的戈壁,南疆和北疆都有,古代被称为五彩玉、彩玉、珠玉等,现在人们把它叫做金丝玉,主要是因为它没有玛瑙的绸带纹。在东疆这个地方,它们与昆仑山的玉、阿尔泰山的金相遇,一起扮靓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我们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即:不管历史记载还是今天发现,除了阿尔泰山,新疆境内甚至包括中亚都没有大量出产自然金的地方,这就说明,至少是在年前阿尔泰山的黄金就被发现开采,并让吐鲁番、哈密一带成了黄金与美玉相遇的最早区域之一。尽管,从这里向河西走廊延伸的过程中,在很多墓葬里昆仑玉和新疆彩玉被祁连玉替代了,但祁连山在古人的意识当中也是昆仑山,是昆仑山的一部分。黄金与美玉就这样站上了中国人审美的历史源头风景,一步步地深入中国人的心灵和骨髓,不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会被随时唤醒,也影响着中国人审美的当下和未来。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自从黄金与美玉相遇的那一刻,两者之间的融合之美从来就没有被中断过,伴随它的是能够给予人们生命营养的粮食以及为生命提供保护的物产。在洋海墓地,当年的人们贴身的衣物都是绒做的,可与现代的羊绒衫相媲美,中间是毛衣,外面是皮衣。考古学家根据一些干尸的穿着及形象,推测出了他们的长相:

男子披发,头戴护耳毡帽;上身穿白色毛纱内衣,或穿圆领毛织衫,内衣袖口和领部有的加缝红色毛涤带;外套为左衽大翻领绵羊毛皮短大衣,或穿开襟绵羊皮大氅,上衣无扣,用皮带系紧;下身穿斜纹本色粗毛布长裤,或穿斜纹粗厚毛织裤,大宽裆;脚上多穿毛皮内翻、高至大腿的长筒靴。

洋海人

时髦的女郎们则头戴高尖顶毡帽,有的高尖部分达五六十厘米;梳辫,粗辫子中夹有各色毛线装饰;上身穿白色毛纱内衣,有的上身内穿圆领红边毛纱长衫;下穿粗毛布拖地筒裙,筒裙毛布一般为彩色;足穿野羊皮翻毛短筒皮鞋;外套一件羊皮大衣,皮大衣袖口窄小至酒杯口大小,完全演变成一种装饰。

想想,在这样的形象之上,再加上黄金与美玉的饰物,该有多么美好!更重要的是,在黄金与美玉的这种相遇里,小麦、小米以及葡萄都在这条路上进行了传播,这就说明,早在先秦时期,中原内地与西域就有着密切往来。而关于这一区域乃至南北疆一些地方的彩陶特征和图案,河西走廊地区一些古代文化的影响,对此,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1.应是古代中原农业部落远道而来西域的遗存;2.应有当年陕甘一带西进的采玉队伍留下的遗存。

有了给予生命温暖和衣物,有了给予生命营养的粮食,还有彩陶文化的“底气”或者底色,黄金与美玉的相遇更加地高贵和优雅,并在互动的路上被人们生生不息地传承了下来。说到这里,中国人为什么喜欢“金镶玉”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了:因为有过,而且被持续不断地拥有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