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pf/bdfyy/
吴承恩在编订《西游记》时,将国内流传的大量神话故事糅合了进去,其中也就包括天尽头日落处斯哈哩国的传说。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一书中,提到“茶弼沙国,城方一千余里。王著战袍,缚金带,顶金冠,穿皂靴,妇人著真珠杉。土产金宝极多。人民住屋有七层,每一层乃一家。其国光明,系太阳没入之地,至晚日入,其声极震,洪于雷霆,每于城门用千人吹角呜锣击鼓,杂混日声,不然则孕妇及小儿闻日声惊死。”   元代刊印的《岛夷志略》中记载也记载:茶弼沙国,日入其地,声震雷霆。两则史料中,提到了古时候有一个茶弼沙国非常古怪,除了盛产黄金(在五行上西方属金),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穿戴黄金外,那个国家还是所谓的日落之地。每当落日之时,那个国家的百姓便会敲锣打鼓,搞出很大的声响。那么,敲锣打鼓的目的是什么呢?因为太阳坠落时会发出轰轰雷鸣之声。若是不擂鼓,孕妇和孩子直接听闻日落之声,就会被惊吓而死。在《西游记》五十九回,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因当时已是秋天,当地却一反常态气候酷热,让唐僧颇为疑惑。猪八戒便卖弄学问,说有可能是斯哈哩国。猪八戒如此说道:“原来不知,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为天尽头。若到申酉时,国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杂海沸之声。日乃太阳真火,落于西海之间,如火淬水,接声滚沸;若无鼓角之声混耳,即振杀城中小儿。此地热气蒸人,想必到日落之处也。”我们仔细对比两处描述,除了国名不同外,猪八戒口中的斯哈哩国,与宋元史家笔下的茶弼沙国几乎一模一样。两个国家都是日落之地,两个国家每到黄昏日落之时都要擂鼓吹号,搞出巨大动静。并且擂鼓的原因都一般无二——若无鼓角之声混耳,即振杀城中小儿;不然则孕妇及小儿闻日声惊死。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吴承恩在编订西游记时,确实就是参考了有关茶弼沙国的传说。其实,这个日落之地,在上古神话中早有记载。上古神话时代,天帝有十个儿子,就是十个太阳,十个太阳都住在极东之地。那地方有棵通天大树名为建木。因为枝叶像桑树,又被人称之为扶桑树。十个太阳平日里常在扶桑树下面的一个汤泉中泡澡,泡澡之后就跑到扶桑树上乘凉。按照父母的规定,每天有一个太阳与母亲羲和一起乘坐九条神龙拉的马车从东方出发前往西方。经过一天奔驰之后,太阳与母亲在悲泉这个地方分别,母亲羲和单独驾车返回,太阳神继续向西而行,走到一个叫做虞渊的大湖边时已是黄昏,走到蒙谷时天地完全昏黑。在上古神话中,蒙谷就是日落之地。所谓蒙谷,就是昏黑的山谷,不正是日落之后的景象吗?在《西游记》蜘蛛精故事中,吴承恩大师提到了被后羿射下的九颗太阳的下落,在火焰山故事中又补充了最后活下来太阳的下落。如此一来,十日俱全,细节不可谓不精巧!通过猪八戒这段描述,我们还可以看出三点:其一,猪八戒不愧是天蓬元帅出身,见多识广,颇有学问。在《西游记》中,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猪八戒的学问,比如后来唐僧师徒经过通天河时,就是猪八戒用耙子筑地,测试冰层厚度。又是猪八戒告诉大家,走在冰上要换上草鞋,增大阻力,又将钉耙、禅杖等东西横着拿,可以让身体在冰上行走时保持平衡,万一掉落冰窟,也可能因为钉耙横拿架住。其二、体现孙悟空的不凡与高傲。《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一路上无一刻不在相斗。在听闻猪八戒讲述后,同样见多识广的沙僧保持沉默,孙悟空却哈哈大笑,开始了嘲讽模式。孙悟空道:“呆子莫乱谈!若论斯哈哩国,正好早哩。似师父朝三暮二的,这等担阁,就从小至老,老了又小,老小三生,也还不到。”孙悟空并不知道此处究竟是何地,却料定不是斯哈哩国。换言之,孙悟空可能是到过斯哈哩国的。毕竟孙悟空在学成武艺之后有那么一个时期遨游四海,交朋结友。可能是在那个时期,飞到过极西之地。当然也可能孙悟空并没有到过斯哈哩国,但是听人说起过斯哈哩国乃是天尽头,是日落之地。孙悟空早就通过云路到达过灵山,知道更远的灵山都不是日落之地,可见眼前自然绝非日落之地。孙悟空绝不会放过任何嘲笑猪八戒的机会,于是大肆嘲笑。其三、体现沙僧的聪慧。猪八戒很不服气,便问:“哥啊,据你说,不是日落之处,为何这等酷热?”孙悟空回答不上来,又被猪八戒好一顿奚落。这时,沙僧回答说:“想是天时不正,秋行夏令故也。”沙僧的这个观点最没新意,完全是重复师父唐僧的观点,这也是一般人都会猜到的观点。而恰恰是这个观点,体现了沙僧的性格。沙僧如此说,并非沙僧笨,并非沙僧见识少。他身为卷帘大将,时常跟随在玉皇大帝身边,多年下来,听到过多少三界隐秘?比如那人参果,孙悟空与猪八戒都没有见过,连听过都没有,可是,人家沙僧就见过,还知道人参果别名草还丹。可是,不到关键时刻,沙僧绝不会显摆。他做惯了高级领导的秘书,深深懂得维护领导意图的重要性,懂得与领导保持一致的重要性。因此,沙僧就算是知道真相,也不会说出,说出就小小得罪了大师兄与二师兄,唯有装傻附和师父唐僧的话,最是合适。小小故事中竟然暗藏如此多的玄机,不知您看出来了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