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就想放下一切去旅游的纪录片,又有了。
洗眼治愈,解放心灵。
还是央视出手。
新疆版《极地》,看一秒,心飞起——
《天山脚下》
Sir年初安利过《极地》——藏地人在险峻高原环境下的生存常态,是质朴和坚韧。
《天山脚下》顾名思义,讲的是新疆人民的故事。
一共5集,每集45分钟,从冰川雪原,山河沙漠讲到新疆的人文风情,一共22个故事。
其实Sir觉得,这些故事不仅是故事,而是一个个心灵休息的绝佳地点。
故事里的人,虽然相隔万里,却同时也是我,也是你。
可能因为它戳中了很多个“我和你”。
所以,它现在还是9分,一分没掉。
当我们聊起新疆,我们会聊什么?
第一,景色。
在4K高清镜头下,这部纪录片给了最对得起我们眼球的胜景。
再不懂修辞的人,也会嘴里蹦出两个字:
仙境。
这是9月的仙境,最美季节的喀纳斯湖,云卷云舒,雪顶蓝湖。
天苍苍野茫茫,无垠的牧场,点缀其中的是毡房。
当然,还有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童话般的仙境,中国西部最北边的禾木乡。
有能容纳一切伤心和纠结的白。
有能在心头吹起小风的金秋胡杨林和天池。
这不是风景,是心灵的调色版。
境由心生。
说到心灵,故事里装载的,就是天山脚下各种令你神往的人。
第二,画中人。
西域人的颜值不用Sir多说,轮廓深,五官清晰有型。
但美这种东西,总是由内而外,又由外到内的。
你得会看,往里看。
比如看她们笑,你就能看到她们不笑的时候,对生活的专注。
比如看她们跳舞,你也能看得出她们不跳舞的时候,生活里的活力。
在这片占1/6国土面积的土地上,其实不止维吾尔族。
这里一共住着47个民族。
这里的人们从广袤的土地里,吸收着灵魂的给养——
新疆三大山脉,“三大横”从北到南,分别是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
天山居中,最得天独厚,有山有水有河流。
虽然它身处号称“死亡沙漠”的欧亚大陆腹地,却带着数千条冰川四泄而下,筑成南北两麓数以百计的绿洲。
再加上天山内部纵横的谷地,由此集中了新疆最多的草原和可耕地。
有了这些,文明就有了独特的味道。
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在课本上我们见过那一条蜿蜒的路线。
但丝绸之路其实是看不见的。
人聚它就在,人散它就散了。
人,组成了它。
人让丝绸之路从高原迈向盆地,从雪乡进入火洲,从绿洲奔向草原。
丝绸之路也联系了人,让他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长三角、珠三角,我们是生活在“绿色地图”上的人。
但这部片用戈壁滩、沙漠、山脉,讲述了生活在“黄色地图”上的故事。
1
为何火焰山如此清凉?
吐鲁番火焰山,你必须听过……因为《西游记》。
《西游记》里,热到寸草不生、土地干裂的“火洲”,就是火焰山。
春季短暂,水汽稀少,夏天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2.3度。
脚往上一踩,感觉会立马烧起来。
然而,在火焰山的沟谷里,却藏了一片绿洲。
8月,吐鲁番升到全国最高温。
但绿洲的葡萄藤下,却有着人们无法理解的清凉。
这不是自然使然,而是人的故事——
古时维吾尔族人机智,地下挖坎儿井灌溉荒漠,又用明渠把天山上的冰雪融水引入村。
从此,喝水和灌溉都不成问题。
到了夏天,雪水还是消暑神器。
白天,大家坐在树阴下,吃着又甜又多汁的葡萄,把脚丫伸进透心凉的冰雪融水里。
晚上,家家户户拿着床单枕头跑上屋顶铺床,吹着凉风,数着星星睡去。
不需要空调,火焰山下的夜晚,照样可以凉爽入梦。
在最热的地方,人家有天然冰库和自带天然空调的屋顶。
我们有什么?空调。
(昨晚Sir吹久了,还吹了个落枕)
火洲吐鲁番有清凉夏天。
而新疆最北边的禾木乡,在零下40度的冬天,也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快乐。
2
为何雪原如此热闹?
中国西部最北边的村落,禾木乡,冬天气温低至零下40度。
这里住着蒙古族的一支,图瓦人,相传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将士的后代。
既然是战斗民族,从小又在极端环境下长大,所以图瓦人爱玩的“小游戏”,一般人真玩不来。
几个孩子哼哧哼哧跨过1米厚的积雪,找一个最高的屋顶,爬上去,然后……
一个个疯叫着,扑通扑通栽进积雪里。
除了“跳雪”,还有滑雪。
禾木乡所属的阿勒泰地区,是人类滑雪的发源地。
为什么?
因为人家血液里就流着这种潜能。
有这一技傍身,他们平时出门穿的都是滑雪板。
是的,4岁孩子都行。
(Sir反正不行,史上最长滑雪时间……25分钟,然后两腿就像灌了铅)
大人玩得更疯。
完全不刹车地滑下雪坡,又倒栽葱地栽进雪里,一点事儿没有,还咯咯笑。
最讲究的,要数图瓦人的滑雪板。
人工手作,至今已有1万年历史。
修整白松木,压弯成滑雪板的形状,活扣用马皮绳做成,可调节绑鞋处的松紧。
最后用马的小腿皮把整个滑雪板裹住,不用钉子和胶水,光靠皮绳就能牢牢把皮毛固定在滑板下。
质量杠杠的。
3
“天为幕、地为台”是一种什么感受?
你应该没见过,人家学生上学怎么做运动。
反正不是你校园里的高低杠和沙坑……
西南部,昆仑山脉边的喀什地区,塔吉克族的学生正在“石头城”(塔什库尔干县)举办六一汇演。
高原,土墙,风夹着雪,露天的木地板。
在已经有多年历史的石头城上,男孩女孩穿着鲜艳的塔吉克族服装,唱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没有聚光灯,没有烟雾机,更没有鼓风机。
但这舞台大到无边无际。
不要觉得这就是民族服装展示会。
人家穿着转一圈,就是童话里的人。
童话里走出来,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姑娘。
她叫夏衣达。
她的爸爸没能来看汇演,因为他在一百公里外的边境派出所执勤。
当夏衣达和妈妈驱车一百公里找到了爸爸,却说不出邀请的话。
她们的生活,就是这么让你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既童话又现实。
甚至既是日常,也是千百年传承的历史——
4
如何和一只鹰交朋友?
有些画面,Sir确实只在书上看过。
但这片居然拍到了……
茫茫雪原上,一个穿黑色鹰服的人,学老鹰挥动翅膀,一蹦一蹦追着一只cosplay狐狸。
这是哈萨克族传统的鹰舞。
在冬天第一场大雪过后,人们这么跳起来。
远看,是老鹰追狐狸。
近看,还是。
因为这只“鹰”做得太逼真。
舞服用7张黑羊皮手工缝制而成,“鹰爪”是用牛角磨制的,一点点削,一点点刻。
这是传统,也是信仰。
千百年来,哈萨克族人游牧狩猎,鹰是他们的好伙伴。
穿上鹰服,在苍茫天地起舞,心中带着对鹰的敬畏。
当鹰冲天而起,巡回捕猎,又能带给他们勇气和力量。
这,就是他们和城市人最大的不一样。
除了鹰舞,哈萨克族人还有一项传统技能——
驯鹰。
一人一骑在半米厚的雪地中前行,鹰飞在一旁,盘旋环绕,伺机捕猎。
猎鹰在千米之上,一眼就能看到雪地上的猎物,是哈萨克人的“千里眼”。
捕猎归来,还能准确无误地在人群中认出主人,稳稳地落在主人的肩膀上。
你是不是特羡慕这种默契?
这种默契,已经有3千多年。
驯鹰人大多是家族传承。从小驯养,鹰就像家里的孩子。
但孩子总要长大,猎鹰7岁时,哈萨克族人会把它放归山林繁衍后代,再找幼鹰驯养。
周而复始,自然轮回有道。
不仅是鹰,还有马。
再说说新疆东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驯马人的故事——
5
每片草原,都有一匹“神马”
蒙古族老汉闹日普阿拉希,是天山南麓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第一养马大户”。
养的,是有“龙驹”美名的焉耆马——
它不仅善于奔驰,还有龙一般的灵性,成语“老马识途”说的,就是这种马。
蒙古人奉马为神圣,所以他们会在马群里选出一匹“神马”。
“神马”不能骑,不能杀。
将死之时要将它放生,让它回归自然。
归于自然,代表吉祥,也代表永别。
闹日普阿拉希很伤心,因为陪伴了30多年的神马,已到了生命尽时。
这匹马确实神——它陪伴了他家四代人,他爸、他、他儿子,还有他年幼的孙子。
孙子很小的时候摔在山谷中,还是老马叼着他一路送回家的。
“神”,活成了“家人”。
你一定没有见过这样的告别——
祖孙三人给它戴上彩色项链,在额头、身上抹上牛奶。
一边抹,一边哭。
一边不舍地抱着它的头,一边却说:
“心疼啊,放它走吧。”
老汉就这样牵着老马一直走。
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直至老马再也认不出回家的路。
闹日普阿拉希把小马留下,陪老马度过最后的冬天,自己骑马返回。
他一步三回头。
说了几个故事,Sir觉得自己从中看到了“传奇”。
但仔细想想,又特别平常。
这不就是七情六欲,俗世人生。
脱下了鹰服、脱下了舞蹈的盛装、放飞了鹰和神马后,什么是新疆人的俗世?
是在喀什,人们泡着老茶馆,带着馕,配壶茶,一坐就是半天;
是在伊犁,四岁的哈萨克小孩,跟爸爸学着骑马。往后一生的大部分时光,他都会在马背上;
是在塔城,几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聚在一起,吃着塔塔尔族传统美食,其他什么也不做,却做着一件最适合他们的事:
“口述历史”。
他们口中的回忆,越来越模糊了。
但你不需太惋惜。
因为这些回忆、这些千百年生活的印记。
又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感悟的瞬间,传给了万里之外的你。
不再需要到远方了,因为已经到了心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鲁妮马拉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