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一副著名的画作,观音菩萨身边一个童男、一个童女分别站在观世音菩萨两边,他们分别是善财童子和龙女。
善财和龙女有些观众就想起了《西游记》,有个情节是红孩儿被观世音菩萨降伏,封为善财童子的剧情,而且大家看画像里,红孩儿与善财童子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但是今天咱们就要掰扯一下,红孩儿与善财童子,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01《西游记》中的红孩儿
想起红孩儿,大家一定不陌生,对他的印象那绝对很深刻,当然这得益于吴承恩先生文采斐然,将这个小妖怪刻画的入木三分。
这红孩儿虽然聪慧过人,本领高强,却被读者们叫做“熊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红孩儿的父母非常的宠溺他,使他的性格飞扬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父亲是大力牛魔王、母亲是罗刹女,从后面孙悟空在女儿国时,去打落胎泉水时,那个如意真仙就百般刁难,同样的情节,在过火焰山时又一次上演,可见大力牛魔王、和罗刹女都认为孩子没错,甚至认为错的是唐僧师徒,是观世音菩萨。
左大玢版观音菩萨,至今无人超越非常聪慧,神通广大,却不学好。他用苦肉计,将自己捆在树上,等待唐僧来救,又化作一阵风,将唐僧掳走,孙悟空喊来土地、山神来询问时,这些神仙的基层员工表示,他把“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顶门,黑夜与他提铃喝号。小妖儿又讨什么常例钱”,如果不交,那么这些土地山神就会被妖精们“拆庙宇,剥衣裳,搅得不得安生”。孙悟空本想着,自己与牛魔王这层关系,想必会被高看一眼,结果这个红孩儿却目无尊长,甚至拿着自己的火尖枪,大喝:“泼猴头!我与你有甚亲情?哪个是你贤侄?你是哪里人,我是哪里人,怎么得与我父亲做兄弟?”甚至不知道天高地厚,在猪八戒要去请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居然胆敢变化成菩萨的样子,还把猪八戒给拿下了。
红孩儿幸好真正的观世音菩萨出现了,用天罡刀将红孩儿降伏,并用紧箍咒给他戴上,这才算正式收服他,带他回南海做了个善财童子。
被困的红孩儿很多人误以为《西游记》中的红孩儿就是佛教的善财童子。但是却发现根本找不到任何联系之处。不论是经历还是觉悟,一点相同之处都没有,所以说,这个红孩儿所成的善财童子,只是吴承恩先生为了写满这八十一难凑数,借来的名号。
02佛教的善财童子
佛教中的善财童子,梵名Sudhanakumāra,出自佛教的大乘经典《华严经入法界品》,他在因地修行之时,为了求得菩提大道,曾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经典记载,这位善财童子之所以被称为善财,是因在出生之时,各种珍贵的宝物也自然的凭空出现的他的身边。
善财童子这简直就比《红楼梦》衔玉而生的贾宝玉高级太多了,但是他的表现却比贾宝玉强太多了,贾宝玉自幼是个混世魔王,几乎就是在女人堆里长大,虽然名为公子,却盛名难副,不爱读书,也不想考取功名,一直都无所事事的,直到自己的家,贾府被抄没之后,才觉悟;而善财童子的父亲,作为福城的一位长者,非常疼爱自己那个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儿子,但有一事却让他非常的忧虑,只因为自己看好的儿子,居然不喜欢钱,更对怎么赚钱这样的事不感兴趣。
很多人就很奇怪,这位善财童子对钱不感兴趣,那他到底经常做些啥事呢?平日里经常采集宝物,就像是在北京古玩珠宝店啥的,没事就逛,看到好的就买下来,买下来他也不自己戴,他用来供养那些非常有知识的人,那些追求真理的人,这些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离开家庭,开始了修行。
善财童子虽然听了很多人的心得,可是对于自己而言,还是没有彻底从心中认同这个人,更没有认同他说的话,直到某一天,他来到福城东庄严幢娑罗林中的大塔庙处,却与文殊菩萨不期而遇。
文殊菩萨辩才无碍,让善财童子感觉自己总算找到了真理。于是,善财童子发愿行菩萨道,愿做最后一尊佛。文殊菩萨让他去参访善知识,学习他人长处。善财童子却表示:“圣者!我不知道哪里有真正的善知识可以参访,我无能力分辨善恶。”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又对他说:“善财!对于善知识,应该将心力集中在他的德行、特长上,去效法他的优点,而不要去评判、挑剔他的过失、弱点,这就是参访的第一义。”
于是,在文殊菩萨的指点下,他开启了访道的路,一个真正的佛系青年,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善财童子善财来到南方的胜乐国妙峰山上,参访德云比丘,学得“念佛三昧法门”,深刻体会到佛子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常常忆念诸佛的伟大,心念时时与佛同住。善财接受了德云比丘的教诲,并铭记在心。接着,他陆续拜访了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神、天女、婆罗门、长者、商人、医师、船师、国王、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各种不同身份的善知识,听受种种的法门,最后终于到达普贤菩萨的道场,证入无生法界。
文殊菩萨善财共游历了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以称为“善财五十三参”。
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我们发现,红孩儿那绝对不是善财童子,毕竟善财童子是印度文化的产物,是外国友人,虽然现在已经本土化了。也许作为一个普通人而言,可以说红孩儿是善财童子,但是作为一个佛弟子,一定要真正的搞清楚,这位善财童子功德无量,是我们修行人的榜样。
而且通过简单的了解,咱们也知道,榜样该如何找,就是文殊师利菩萨说的那句话,对于善知识,应该将心力集中在他的德行、特长上,去效法他的优点,而不要去评判、挑剔他的过失、弱点,这就是参访的第一义。
我是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希望传统文化能够更多地帮到所以的朋友,大家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觉得我的文章能让人受益的话,就请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