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海口,同行在为吴明珠院士(中)祝寿。受访人供图
今年8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逐渐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她已认不出人了,但那些有关种瓜的记忆还在,在她的大脑中顽强地与阿尔兹海默症抗争。
前些年,每到瓜熟蒂落季节,她会给老同事挨个打电话,要去瓜地看看。最近几年,她的记忆力更糟了,明明不到瓜果授粉的季节,她会念叨着要去地里授粉。有时,她会把儿子误认为同事,询问瓜田里的进展。
“她对瓜特别痴迷,一辈子都放不下瓜。”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退休研究员杨鼎新说,“全国各地搞瓜的人都服吴明珠,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人品。”他发现,吴明珠连女儿都忘记了,却能丝毫不差说出自己选育过的那些瓜的名字。
现今的“吃瓜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买到新疆甜瓜,很大程度上与这位在重庆度过晚年的失忆老人有关。吴明珠是中国在西瓜和甜瓜育种领域唯一的院士。她年轻时从北京跑去新疆种瓜,这个举动后来改写了中国的西甜瓜产业:她开创了新疆的西甜瓜育种事业,主持选育了30个品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她培育的西甜瓜品种以及同行用这些品种培育的“子子孙孙”,种植面积覆盖新疆主要商品瓜产区的80%。她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魔咒,让新疆甜瓜的种植区域拓展到东部沿海地区。
她甚至确立了多数人对“哈密瓜”的印象。据她的同事廖新福介绍,南方人普遍印象里,新疆哈密瓜以黄皮红肉为标志,其实哈密瓜有青皮和白皮,果肉有绿色也有白色。黄皮红肉,是“皇后”及其后代的主要特点。
“皇后”系列指的是吴明珠培育出的最成功的甜瓜品种。这个系列有很强的适应性,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全疆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远销海内外。
更重要的是,“皇后”系列成了新疆甜瓜育种最为重要的亲本源头——植物杂交所选用的个体,人们仍在不断孕育“皇后”的后代。
吴明珠是年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果蔬专业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在这所学校20世纪50年代的毕业生里,她是成就突出的“三剑客”之一,另外两位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蚕业科学界唯一的院士向仲怀。吴明珠与袁隆平同一年级,日后这两位高材生都下了一辈子地,一个瓜农,一个稻农,分别影响了中国的瓜田和稻田。
大学入学学籍表的照片上,吴明珠笑脸盈盈,一头短发。入学前她是长卷发,同学们觉得她漂亮,喊她校花。她把头发剪掉,不想做“校花”。
当她大学毕业,西南农学院一度希望她留校工作。但她婉拒,理由是——“我家三代人都是教师,我从小生在学校,长在学校,没有出过学校大门。我多么向往,也需要到基层,到农村,到边疆,到广阔的天地去锻炼!”
临毕业时,她曾看到学兄学姐去新疆后寄回的书信,其中提到新疆是瓜果之乡,园艺人才匮乏。去新疆的念头,像瓜籽一样种在她的心里。
毕业后她先是去了原西南农林局,后来又到了当时的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恰逢新疆的领导到北京要人才,她又主动争取去新疆。对她而言,在大机关聆听“首长的教诲”,吸引力远不如在生产一线学以致用。
年11月,25岁的吴明珠如愿以偿,搭乘大卡车去了新疆。
她最终来到了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担任县农技站副站长,开始搜集瓜种资源。鄯善位于吐鲁番盆地的东侧,西接火焰山,夏季最高气温接近50℃。
她的学生、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冯炯鑫说,在20世纪50年代,新疆甜瓜虽然品质好、糖分高,但易生病、产量低,大都只在本地的地摊市场里自销。在瓜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吐鲁番盆地,每家每户都种瓜,但大多依靠着民间代代相传的种植技术任由瓜自然生长,不成体系。有时候,农户们在地里看到一个瓜,就捡回家种,致使品种混杂,种出来的性状不一致,一些瓜种处于濒危境地。吴明珠在那里搜集和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
“她在新疆,特别是吐鲁番,影响特别大。在农村大部分人都知道她。”冯炯鑫说。
来到鄯善后,吴明珠绕着火焰山脚下的村落,挨家挨户查看瓜地。
第一次在鄯善农家住,老乡端上一盆手抓羊肉,这个生于武汉的南方姑娘爱吃鱼虾,吃不惯羊肉,吃了一口就跑到门外吐了。晚上睡在毡子铺的热炕上,被虱子咬得浑身发痒,她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天长日久,她学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觉得新疆的羊肉比什么都好吃,身边虱子再多,倒头就能呼呼大睡。
听说几百里外的底坎儿乡有一种神奇的甜瓜,她和一位同事每人带上一块馕、一壶水就出发,穿过火焰山,穿过戈壁滩。到了晚上,为了避开狼群,他们借了烧窑人的毡毯,睡在废弃的窑洞边。他们整整走了3天,才找到一个神奇的甜瓜。
多数时候,她像这样靠着两条腿去走访农户——戈壁滩中午地表高达80℃,烫得毛驴都不敢下蹄子。
晚上整理资料时,蜡烛在高温下发软,无法直立。她捣鼓出土方法,从坎儿井里打来清水,淹没下半截蜡烛,给蜡烛降温。
在新疆的前几年,吴明珠燃烧了无数根蜡烛,走了多个村落,整理出地方品种44个。
她会掏钱买回那些发现的“好瓜”,不是为了口腹之欲。她详细记录这个瓜的特点,从重量、果皮、果形、网纹分布,到主蔓和叶片的颜色和形状,再到切开后的果肉颜色和果皮厚度,最后品尝口感。一切完毕后,瓜籽用于育种。
她买过太多的瓜,以至于她感慨:“到瓜熟的时候,我的工资都没有了。”
这份工作让她落下了胃病——肠胃病至今仍在折磨她,部分原因在于,饿时她把馕放在水里泡软,捞起来吃掉,继续去下一个村找瓜。
吴明珠之子杨夏解释,当时那些人没几个没有胃病。他们常常居无定所,一整天都吃不上饭,随身携带的干粮又是冷食。有时候吴明珠和丈夫杨其祐工作晚了,饭点已过,夫妻俩胃疼得一起在床上打滚。
杨其祐本是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小麦的研究生,为了支持妻子的甜瓜事业,告别了小麦的主产区,去了新疆。据杨夏回忆,上世纪60年代,他曾听过父母在家里交流单倍体和多倍体等育种技术,这在依赖后天种植的年代,是很超前的事。在精通遗传工程学的丈夫的启发下,吴明珠开始培育无籽西瓜。
吴明珠曾这样回顾自己的工作:“人们都说我是酿造甜蜜的人,说我是‘西部瓜王’。其实我选择西甜瓜育种经历的苦难远远大于甜蜜,但我无怨无悔,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我在干两个人的工作,我身上承担了太多的重任。”
两个人的工作,指的是她和丈夫杨其祐。年,杨其祐的胃癌已经到了晚期。病床前,吴明珠自责常常下乡,外加条件有限,没有照顾好丈夫。
“我们搞农业的人就是‘一根筋’,傻得很,耐得住寂寞。”吴明珠的同事这样概括。
这些年里,吴明珠最“一根筋”的习惯,是每天都下地。从早上六七点钟天刚放亮,她可以一直在地里待到晚上10点日落,记录瓜的生长和性状。
她的同事吴海波年加入这个团队,一开始不理解她为什么每天都要去瓜田。他后来才明白,农业科研必须在地里才能逐一观察到育种后代每一株呈现的变异,“得天天去看才能观察到。蹲3天,腿基本上就适应了。”
这个习惯源自吴明珠在西南农学院的老师刘佩瑛。在她的印象里,刘佩瑛每天早上必到蔬菜实验地里观察,将培育的蔬菜水果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
像她的老师一样,吴明珠挑选出优质种子,固定性状,并从国外引进抗病的品种与本土品种杂交选育,看着这些种子的成长。“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看到这个瓜在农民地里长得特别好,我就觉得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它能为人民服务。”
在新疆,一次选育需要一个生长季节,而一个生长季节一年只有一次。选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8到10年。年,担任吐鲁番县农技站站长的吴明珠自发决定去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利用海南岛温暖的气候,加速育种速度。
这意味着,她得放弃在新疆稳定下来的生活,像个候鸟一样,秋冬在海南,春夏回新疆。
她在海南也像个拓荒者。条件比她初到新疆时好不了多少:基地设在距三亚40多公里的一个农场,附近居民不种瓜菜,没有厕所也没有洗浴的地方。
团队成员曾形容:“一般女人在这里住3天就想走,住一周脾气就会坏,住3个月一定会疯掉!”
更让人头疼的是,新疆的甜瓜种在海南的土壤里,抗不住当地的病害,还容易被雨水淹死。
吴明珠有了新的想法:她不能只在海南育种,还要想办法把新疆的甜瓜品种改良成适宜当地种植的甜瓜,让海南瓜农受益。
她开始兴建大棚,在大棚里种瓜,成功防住了海南的蝗虫、雨水、狂风和病害。有当地农民好奇地趴在大棚外,学习她如何种瓜。
“南繁北育”使吴明珠所培育的新品种的抗病性、适应性、整齐度等较原品种大幅度增强。年后,吴明珠团队的西甜瓜繁殖增速到一年三季:春夏在新疆种一季,秋冬在海南种两季。
即使是到了晚年,吴明珠仍在提出新的育种计划。她把每一年的育种都看得特别重要。吴海波有一年把种子杂交做错了,她很生气,担心影响育种时机。80岁的生日会上,她许下两个愿望,都跟瓜有关。生日会后,她又下地去了——去为实现愿望而下地。
但81岁那年,她没有征兆地糊涂了,记忆力一落千丈。
杨夏只能从过往的岁月猜测病因:母亲在新疆工作的途中遭遇过车祸,做过开颅手术。他把母亲接到了重庆。她终于告别了瓜田。
20年前,吴明珠希望培育出红皮甜瓜和酸味甜瓜。这是一个在业内很时髦很超前的育种目标。红皮甜瓜如今处于选育阶段的后期,酸味甜瓜则已经上市,口感像是“甜瓜泡在酸奶里”。
但吴明珠已经完全不记得这两个目标,只是偶尔看到可乐或咖啡时,她会流露出想喝的意愿。
在30多年前的新疆,冯炯鑫有时候会看到吴明珠掏出一瓶可口可乐,咕嘟咕嘟喝几口再下地。那个年代,这种饮料得到当地最大的饭店才能喝到,她特意托朋友从北京寄来。她还习惯在下地前冲上一杯咖啡,加点白糖,用来提神。“种地太累了,她需要补充糖分。”
如今,当所有的记忆都丢在脑后,补充糖分的习惯还跟着她。
年07月17日06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