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发红怎么办 http://m.39.net/disease/a_9083313.html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便会拿出金箍棒往地上一砸,然后就会冒出一个身形矮小、面容可鞠的土地神,毕恭毕敬地向孙悟空讲述当地的情况。可以说,大多数人想起土地神,都会想起这一经典画面。

神仙鬼怪这一类虚构的人物原本是不存在的,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时至今日,人们对鬼神都怀有崇高的敬意,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而土地神这一神仙体系中最底层的群体,和老百姓走的最近,香火也最为旺盛,几乎遍及乡野。

土地神最早叫“社神”、或社公,社就是土地的意思,所以后来也称土地神、土地爷。人们对土地的崇拜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这是对于皇天后土的原始崇拜,还没有演化为人格化的神灵,但后来各种传说的流布以及上古英雄的神化,有名有姓的神就愈发多了起来。

只不过,人们意识到,这块给予他们丰厚收获的土地实在是太过广袤了,耕种又是那么辛苦,每一块土地上人都希望社神能让自己的物产更丰富,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分社。自东晋以后,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也演变成为在道教神阶中只能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

当时,有二十五户为一社的,有一百户为一社的,于是社又成了一个小的行政单位,而社神也就成为一个集体的称呼。每一个社神负责一个这样的行政单位,他们的地位,就相当于封建王朝最卑微的地方官,有时是里长、村长之流,大一点也就是个知县(土地神的上司是城隍,相当于知县和知府)。

大约到了南北朝,土地神有了各自的名字,《三皇经》云:“豫州社神,姓范名礼;雍州社神,姓修名理;梁州社神,姓黄名宗;荆州社神,姓张名豫;扬州设神,姓邹名混;徐州社神,姓韩名季;青州社神,姓殷名育;兖州社神,姓费名明;冀州社神,姓冯名迁。”

这些社神的来历身世多不可考,当然也不用考,因为社神似乎始终在变动着,人们根据需要,会不断地增减或更新换代社神,尤其是那些生前作过善事或被认为廉洁的官吏更是一方土地的首选。如唐代的韩愈,文章彪炳,又有识人荐人之能,所以就奉为翰林院及吏部的土地神;而岳飞的故第在临安太学,因此他就成了太学的土地神。

老百姓虽然没有将土地神供奉在家里,但无论城市或乡村,不管繁荣还是荒凉的地域,都有他们的身影,《西游记》中火焰山有土地、玉华洲有土地,就连天宫的蟠桃园都有土地,可以这么说,只要脚踏上黄土,便有一方神灵在注视和护佑着,这就是土地神。

中国许多地区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道士做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去其所属土地庙作祭祀活动。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属,到土地神庙,禀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资料,以求土地神为死者引路。

或许是土地神实在太多,人们不耐烦记那么多名字,又或许是土地神总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让人摸不着规律,祭祀起来也就颇为不便。于是,土地庙里供奉的神像面貌气质开始统一起来,绝大多数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叟,也就是俗称的土地公公,有的身边还坐着妻子,人称土地婆婆。

公公婆婆慈祥的面容让人觉得温暖,即使他乡的游客也每每感受到慈父慈母的亲切,因此土地庙的香火从来没有间断过。只是,土地神的名字又渐渐消失了,人们只记得他管辖的区域,并用这个区域的名字来称呼他们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