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之所以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各个著名军事关口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古时,这些关口都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著称,在历朝历代抵御外敌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高文瑞
北京就有不少著名的关口,如本版前些日子介绍过的九眼楼,九眼楼位于怀柔雁栖镇与延庆四海镇交界的火焰山上,因楼每面有9个箭窗,故而得名。又因所处火焰山顶部海拔米,山势高峻,晴天可望到京城,故也称望京楼。登上九眼楼,箭扣、北京结、慕田峪尽收眼底。
随着历史变迁,古代的关寨已所剩不多,但些许残存,仍能看出当年的关城模样。比如密云北部的白马关堡,沧海桑田,难掩昔年雄姿。
密云北部有白马山,有水自北涌入,两侧陆地或逼仄,或开阔,地势险峻,绵延几十里,这一狭长地带被称为白马川。大川东西两侧的人民,垦田耕种,繁衍生息。大山南北两面,气候环境不同,形成了农耕、游牧两种文化。
北方游牧民族部落众多,时代不同,多有战事。汉代乌桓活动范围广阔,向南曾至辽东、渔阳、河北一带。宋与辽在此地多有争战。明朝初年,元人逃往塞北,北元势力犹存。朱元璋在北方重要通道上建起了许多堡寨,诸如司马台寨、沙岭儿寨等,以防关口不测,白马关堡便为其一。朱棣长年镇守北方,夺取皇位后,在这一带又重点建起一批关口。《日下旧闻考》:“白马关下关砦十一:陈家口关、东驼谷关、西驼谷关、左二关、响水谷关、白马关、划车岭砦、白崖谷关、冯家谷关、营城岭关、黄崖口关,俱永乐年建。”
走进白马川,柏油公路平坦,两侧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寻找关口要全神贯注,不留神会把一溜山石错认为是残墙,或把极似人形的山峰略过。来到了关口,感叹古人精心,选择在峡谷狭窄处,两座山峰间,建起了一道城墙,并筑起城堡,谴兵驻守。由此,白马关成为北京地区的一道重要军事关口,白马古道也成为贸易要道。
白马关水关长城关口旁建有城堡
白马川山脚有河,河床宽阔,水浅如溪,碎石裸露,长满灌木杂草,连向公路。莫看此河水浅,名气却不小,《清史稿》中说:“西有沽河,自滦平入,合白马关河,是为白河。”此水是白马关河,为白河上游的分支。
路与河并行,当年可以行走大队人马。《四镇三关志》中描述:“白马关,永乐年建。通大川,正关河口通众骑,极冲。”此处为“正关河口”处,尽管关口建在两山之间的狭窄处,而河水有涨落,若在旱季少雨,依然能“通众骑”,是极为重要的通道。当过文物所长的专家祝自祥介绍,年前后曾进行过考察,水关上建有水门洞。当地人也说,水门上有城门,许多年前被洪水冲走了。
西面山上的城墙残存较多,墙体三五米高不等,也是毛石垒砌,一直连到山上,与峰顶成为一体,这是长城。墙下有长城白马关水关文保碑。城墙南侧也有一道残墙。这是何故?祝自祥说:关口有一座瓮城,开有南北两座城门。东侧有围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公路时拆毁了。从城墙东南角残存砖石分析,上面可能建有角楼。在城墙内外四周探看,瓮城利用山势,围出东西北三面墙体。南北间距长约米,东西也有近百米长。墙体残损严重,外侧有青砖,内里是毛石。砖应是后来加固垒砌的,而瓦片为瓮城内建筑,供驻守关口的士兵居住。
从关口向南约二三百米,是白马关堡。几代人选中此地,修墙建城,加强防守,可见对地形有着共识。白马川南北狭长,城堡因地势而呈长方形,南北长多米,东西宽六七十米,坐北朝南,设一南门。城门下面露出五层条石,錾得方正,上面垒砌的青砖还是原样,有风化,也有伤损。城门洞保存完好,上有石质门额,一米宽两米长,上书“白马关堡”,勾边阴刻,四字布局,如同印章。门下立有长城保护碑,今人在门旁用巨石雕成一匹白马,做了直白的诠释。城堡东面靠山,西侧流水,绿柳成荫,环境优美。
城门洞里,两侧垒有七层条石,上面砖砌券顶,极为结实。城墙内侧均为大块毛石砌成,而外侧包着青砖。城墙包砖并非始建时所为,最初的城堡多是就地取材,为毛石垒砌。按志书所记,嘉靖三十年()曾修建过关口,看来应是那时对近在咫尺的城堡进行了修整加固。
白马关村有4个自然村,城堡是白马关自然村,有50来户,多口人,城里城外各约一半,有些住户并不在此居住。城堡在搞开发,一进大门,迎面墙上写有白马关的文字介绍。中午时分,城内人少,可以在城内自由探看。进城不远,场地开阔,种有槐树,旁有古井,上面安装了电机,还在使用。此处是古时人们聚集的场地,古井处的空场,过去是衙门。城里有老房子,有的已有几百年历史,房山上露出裂缝。有空置房,住户不在,院内长出荒草。街上多处可见石槽、碾盘、碌碡(liùzhou)等石器,摆放整齐,应是有意而为。向北走,灌木挡住去路,不能近前,打量着城墙东北角,已是残缺,约两三米高不等。
白马关堡城堡如今搞整体保护,堡内旧房已成为文物,不能随意而为,更不能翻建。城内偏北处有老爷庙,城门外有菩萨庙,内有壁画。以前城墙四角有垛子,能在城墙上走一圈,上面还看到过铁球、铁箭头。村里老人记得:民国十三年(),这里发了大水,把城堡的西北角冲垮了。再后来城墙连同北面关口处的瓮城,在“文革”前后拆为现状。西面墙体存留较多,下面能看到9层条石,上面青砖垒砌,高处约有五六米。站在墙下,看着白石青砖整齐垒砌,坚实牢固,抬头仰望,壁立如山,攀爬攻打,束手无策,感叹古人为保护家园而付出的心血。
城内曾有登城马道。现在只有城门东南角处有土堆可以登上城墙,在这里能看出城墙的垛脚,较为结实牢固。墙上的垛口均已不见,墙顶上已经拆平,唯有荒草。望向城里,房屋井然,建造有先后,而式样多是传统结构,门窗、灰瓦、脊头,民俗有传承,文化有底蕴,统一整齐,有着建筑的韵律美。
白马关堡的老房子白马古道是商旅通道
抬头北望,两边大山对峙,夹持着的就是白马川,也就是白马古道。山路崎岖而惊险,关口就在不远处,古时争战会先在那里发生。百年千年,战事可以查数,不能计算的则是大山南北两面的交往。关口过往多是商旅、游客、行人。建造瓮城有战时的作用,还有平时的安全。人们南来北往,赶起骡马毛驴,推上小车,装上各类农产品,换回北面的毡子、毡帽、羊皮。古道上常有骆驼往返,城堡内外开有店铺,空场衙门处还开有酒铺,路人众多带来了商业繁荣。既使到了现代,每年秋后,人们依然走在古道上,用收获余下的粮食、农副产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换回关外盛产的土豆、莜麦等。
自关口向北10余里,路边有商店,里面柜台摆放着日常百货、土特产品,令人想起几十年前的合作社。人们在商旅必经之地设立商店,是否仍是沿袭古时传统,不得而知。此地叫番字牌村,商店对面修起了古建大门。门外有市级文保石碑,上面写着“番字石刻”。门里是一座小孤山,长约几十米,石面上刻着多组文字。字刻有大有小,勾边阴刻,大字有40多厘米,小字也有10多厘米,排列整齐,行距分明,年深日久,笔划依然清晰。字形多为方块,笔划有横有竖有圆,一个也不能认识,当地村民称为“番文”。这些字是谁刻的,为什么刻?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不得其解。
当地民间对“番文”有多种传说:祝福过往行人平安的咒语;少数民族祈祷能打胜仗的祷告词;魂灵的镇妖符等。后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专家鉴定,这些文字有梵文、古尼泊尔文、蒙文、藏文,内容重复写着佛教的“六字真言”,即唵嘛呢叭咪吽。还有一些小字落款“军队造”“孛马”,或纪年“阴火兔三年”等。有专家推测,这些番字石刻形成于元代。元代皇帝每年往返于大都至上都,走潮河川御道。过往行旅也会另辟通道走白马川。人员聚集之处,刻上些文字,符合教徒、军人、商旅等过往行人的需求。路边石刻并非此处独有,别处关口通道上也有出现。
传说故事多也是人员汇聚之地的佐证。宋人在北方一带抗辽,因此这里流传着许多杨家将的故事。杨六郎出征经关北,单枪独骑扼守关口,无法分身,于是想出办法:自己把守住古北口;把枪插在另一关口上,当地人读音把“枪”念为“墙”,“枪子路”就成为“墙子路”;把自己的白马拴在白马关城门口,辽兵探子看到白马,不敢过关,吓退辽兵,白马关由此得名。当然,白马关的名称由来还有别的传说:白马川里有一匹野马,雪白耀眼,凶猛彪悍,杨六郎在此遇到,征服野马,收为坐骑,征战沙场,无往不胜。故事精彩,口口相传,演绎出诸多版本。关口处山石亦被演绎为化身,美名将军石。其实,关口为明代建筑设施,并不是宋代的产物。
明代时驻扎千员兵将
正如朱棣皇帝所料,来自北方的威胁不断增加。后来的继位者,自弘治年间,历经嘉靖、隆庆、万历,几代皇帝不断修筑长城。尤其嘉靖年间,北方鞑靼强大后,俺答军多次在这一带侵扰,京城北部遭到重创。嘉靖之后的皇帝又在重要的位置不断修筑城堡,有的扩大增高,成为营城。
白马古道是边关重地,仅有堡寨难担此任,向南约5里还建有营城,驻有重兵。《昌平山水记》载:“自潮河川而西九十里为白马关,有城,二门,守备一人守之,有水关。”此地属于石塘路管辖,营城不能像路城那样开三四个城门,又比只开一门的堡寨地位高。城设“二门”,军事长官是守备,带兵统管,职位不低。重点防御白马关口,还要负责“边城一百五十五里”的防卫。这些长城是“嘉靖三十年建,隆庆元年修。空心敌台三十六座,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节次建。”防御偌大范围,设施完备。
此地处于白马关河一侧,四面环山。这个位置建造白马关营城,有防御纵深,适合指挥官在此驻扎。北面和南面有大片可耕种的农田,可以军屯,战时打仗,平时耕种,解决守城官兵的口粮。那么大的防御范围,要有兵力储备。边关若有战事,指挥官会根据战场变化,从营城调配兵力,补充人马。
营城依山傍水,并非正向,略偏向东,面积颇大,南北两边长约千米,东西两边长约多米,梯形,北墙略长。城有西、南二门。北面无门,城墙上建有真武庙。北墙西北角下面存有五六层条石,约有六七十米长,其余已经难见形状。城墙已平,为上山小路,行走约米,来到城的东北角,残墙下立有长城文保碑,上书:下营城堡。旁侧碑文介绍,墙角处建有角楼。如今残墙已少得可怜。
向山坡上看,还有墙体残迹,一直延续到山顶,约米长,这就有些特殊。已经是城的东北角,怎么向东还有那么长的城墙。原来墙体东侧还有一道城墙,连向营城中部,形成三角形,与城相依。这样建筑极为少见。古人想得周全,连到山顶的墙起到阻挡作用。顶部建起角楼,登高望远,观测敌情。围绕起偌大三角地带,又是坡地,正可训养战马。千米长的城墙迎向山坡,难免遭到山洪,要有防范措施,斜墙应会起到减缓冲击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绕道西街,走到城南。南墙存有十几米,约四米高。墙对面为一户人家,形成过道,墙体得以存留。此处正是城堡南门。登上南墙四望,四面青山环抱。城内房屋联成一片,古迹已经不能看到。虽然营城只开两门,却把面积建得如此之大,可见战略地位不同一般。
文物消泯,何处寻觅?于南门处,遇到几位老人。其中一位叫郭春福,在他的记忆里,城东南角上有角楼,小时到上面玩过,城西门还在。对着南门与西门,形成南北、东西两条主街,十字路口向南建有钟鼓楼。小时楼体已无,基座犹存,约有20多米见方,10多米高。钟鼓楼的建造也说明了营城规模,偌大城堡,发生险情时,于高处鸣钟击鼓,声响传遍全城。城内有衙门,在城的西北角。城内大小胡同有20多条,有东仓、小铺、鼓楼根等胡同名称。城里城外曾有真武庙、火神庙、马王庙、老爷庙、娘娘庙、阎王庙、龙王庙等十几座寺庙。西门外有井,供人们饮用。20世纪70年代初,修城边公路,城门城墙古建被拆下用作建材。
白马关瓮城外侧包有青砖北方朵颜曾率部进犯白马关
白马关口、白马关堡、白马关营城,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四镇三关志》载:“白马关营城堡一座,洪武年建。”称为“营”,是为屯兵,称为“下”,是与关口的白马关堡而言,上下结合,形成白马古道的防御。下营城堡今称下营村,依旧是周边的中心,下辖7个自然村,包括下营、井坑地、牛郎峪、响水峪、东苍峪、杏树沟门、南石片。
有些自然村便是当年的关口堡寨,如白马关、响水峪关等。这一带的关口都是永乐年间建造。从地图上看,白马关与古北口均处于北方的突前部位,又是关口要道,为游牧民族的攻击部位。万历年间,北方朵颜率部袭击了白马关。《方舆纪要》记:“万历中,朵颜犯石塘岭,攻白马关及高家堡,官军御却之。”幸好明军防御有方,击败了朵颜的进攻。
高家堡相距很近,就在下营村向南约10里。现在称为高庄子村,是西白莲峪村下辖的自然村,有二三十户,六七十口人。村里老人说,村子以前叫高家庄。这就与高家堡相合。高家堡距西白莲峪关口很近,仅1里多远。堡门前有长城文保碑,上书高庄子城堡。城堡建在坡地上,东西长,南北短,略呈长方,存有四墙,均已残破。城堡只开一南门,现已无存,于毛石中仅看到几块条石,建造简单。城堡内无民居,种满树木。村里老人说,城里以前是养马的地方,山上有一口风水井,现已填平。
白马关营城东北是响水峪关口,现在建成响水峪水库。关口下约1里,建有城堡。城堡建在山坡上,距下营村约4里。站在村边能看到半坡上的城堡北墙,几十米长,约有三五米高不等。东墙残破,布满碎石,有几十米长。其他残迹便湮没在坡地树丛之中了。村子现称响水峪村,是下营村下辖的自然村,有户,口人。现在城堡南及墙外盖满农舍。进村在一条街上看到了一段东墙和一两米长的南墙,毛石垒砌。沿着东墙登上山坡,看到立有长城文保碑牌:堡子根城堡。城堡约有米见方,堡外面是耕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建水库、修公路,用了城堡上的石块,城保遂被拆残。
白马古道,山势险峻,关口众多,城堡密集,之间若想形成紧密联系,当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马匹。一旦发生战事,能快速反击。名将戚继光分析这里的地形后指出:平原利车,近边利骑,边外利步,三者迭用,可以制胜。边关山口,多养战马就能应对突然来袭的不测。想象着当年风云突起,士兵出击,战马嘶鸣的紧急场面,动人心魄。不知战马养得多,是否是那次与朵颜争战的取胜原因之一。总之快速反映,在历来的作战中都占有先机。
边关古道,地形复杂。明代在此地做过军事统领的高官杨选作过《白马关遇雨》,诗中有“崚嶒石径黑云遮,雹雨风驱阻使车”的描述,有在大雨之中听到两山间“乍听高原林堕叶”的声响,看到了河水“即看曲涧浪生花”的景象。同时也有对边关军人“将校空山未有家”的慨叹。
自此向南,古道依然险恶。《方舆纪要》中有:“自汤河上稍正南行,顺白河至石塘岭,可二百里。山恶水深,称为天险。”文字描写了古道的情景,也见证了古道在当年的重要程度,所以设下重兵。至清代,边关地位下降,白马关营城由守备降为把总戍守。《畿辅通志》:“白马关在密云县西北八十里,有城,设把总戍守。”没有那么多的战事发生,不论边关将士,或是过往商旅,行走古道会安心许多。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王宏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