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这个词汇,我们一提到它都会想起《西游记》这部经典,想起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精彩故事情节。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今天,我们几个人也要来到火焰山脚下,去领略它的真实面目了。肉眼凡胎的我们会不会有去无回呢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们还是决定去尝试一下。
我们坐上阿卜都师傅的公交车,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来到火焰山脚下。一路上,越靠近火焰山,我们感觉越热,尽管车上有空调,但很快我便大汗淋漓,沾湿的衣服紧紧滴粘在身体上,很不舒服,汗水流进眼睛中瑟瑟地疼痛。实在是热啊,热啊,我不由地喊出来。
其中一位同学说,还没到火焰山就热成这样了,要是到了岂不是要热死了啊。我心里回忆着《西游记》里的描写,又切身体会到这炎热,还真是觉得我们此行,恐怕是凶多吉少啊。然而灼热的感觉并没有融化我们期待一睹火焰山真实面目的好奇与冲动,我们带着三藏取经的勇敢和执着,毅然决然地慷慨前行。
终于一排红色的山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透过车窗玻璃这山看起来红彤彤的,上面还有条纹和沟壑,倒与我平日里所见的山大有不同。师傅说这就是火焰山的一部分,我们几个急忙将额头紧贴在玻璃上一看究竟。
不一会儿,火焰山风景区到了,下了车,我们几个便真正地暴露在火焰山的面前了,顷刻间只觉得一团热气把我们团团围住,挣扎不开,强烈的光芒刺得睁不开眼睛,鼻子里面满满地充斥着焦焦的味道。这座红色的山峦就像是红色的烈焰,摇曳着向天空蒸腾着,周围果然是寸草不生,土壤也被烧成红色,踩在脚下烫烫的,仿佛是烧红的煤炭。
火焰山真的是名不虚传啊!我在心里微弱地叹息着。现在已经是中秋了,祖国的大多数地方早已是“秋风瑟瑟天气凉”了,而这里竟然还是四十度左右的高温,热得简直令人无法呼吸。喝了几口水,我才缓过神来。这样的刻骨感受成了我的一首诗:
都道西游过火山,铜颅金壳化成烟。
如今亲自经兹地,始觉炮刑绝世寰。
亲离此地,此时此刻,我比任何时候都能更加深刻体会到岑判官这两首诗歌所描写的情景。第一首诗。“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放眼望去,火焰山周围还真看不到一只鸟,时维九月,满山的火云并不是“凝未开”,而是已经被火烧成了一小片,一小片的孤云了。火焰山上空的云层看起来,倒像是一层层漂浮的灰烬。
诗人严冬时节,来到火焰山,所见依然是赤焰熊熊,燃烧虏云,炎风满山,热气蒸腾,人马汗流不已。这些描写我们今天都深刻滴体会到了,而对于没来过这里的人恐怕会觉得岑参胡言乱语罢了。可以想象,在古代,这里不曾开发,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各种旅游服务,岑参来到这里对火焰山这种炎热的感觉恐怕要比我们深刻得多吧。
想到这里,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深深的敬意,我向古代那无数行走在这里的人们表示敬意,向他们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的艰辛努力和丰功伟绩表示敬意,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丝路勇士。我们今天能够在这条路上看到火焰山,能够领略到各种文化在此交汇的美丽景象,全赖他们的开辟之功。
对于岑参“孰知造化功”的提问,我要这样来回答:造化或许有功在造成此山,给我们留下了自然的奇观,然而不得不说这样的功德反而成了文明交流的障碍。从这一点上看,造化的功劳恐怕不如那些丝路之上的英雄吧。
说道这里,我要补充两句。据说历史上这火焰山还真的是有火。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这是对火焰山的真实记载。在今天我们很容易揭开火焰山神秘的面纱,找到问题的答案。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之中,由于海拔较低,空气流通不畅,干旱少雨,夏季气温极高,致使山中煤层自燃,因此人们能看到山中有火焰冒出,便不足为奇了。据说,这火焰山之火直到新世纪初仍然存在,后来由自治区灭火队用现代的“芭蕉扇”才最终灭了山火,并且有效地治理了煤层自燃。从此以后,火焰山便只剩下炎热而没有火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