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80504/6213643.html

本期封面:吐鲁番的馕

出敦煌,一路往西,沿着古人丝绸之路的脚步来到了吐鲁番。吐鲁番火车站附近停着不少私家车,专门瞄准了像我这样的散客提供用车服务。这些私家车的车主,大多是居住在吐鲁番的汉族人,他们有的也为旅行社提供出车服务,相同点在于非常熟悉吐鲁番的游玩路线,你把行程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快速帮你估算时间,并计划好出行路线。

由于在火车上睡了一晚,我本打算先去酒店安置好再出行,拗不过一位私家车大姐的再三热情招揽,比如她甚至已经为我推荐了一家附近的酒店钟点房用来洗漱。在我洗漱的时候,大姐又拉了一对从青海过来的两口子,我把行李箱扔在车子后备箱,我们临时组了个包车团开始游览吐鲁番。

时辰尚早,与新旅友简单达成一致后,大姐带着我们前往吐鲁番以西约13公里处的交河故城。大姐让我们准备好身份证,以备路上安检用。大姐说,安检关口很多,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需要做好随时下车接受安检的准备,本地私家车牌稍微能好点。

车子逐渐驶离市区进入亚尔乡,九月底已经过了葡萄的季节,不过在路边仍然能看到不少绿油油的葡萄架子。

车子开进了某村子里,大姐说有法子免费游览交河故城。她把车子停在一户当地人的院落前,每人几块钱,改乘当地人的小三轮去交河故城,他们家有个五六岁大的小孩也要跟着一起去玩耍。由于语言交流不太通顺,大姐帮着讲好了价钱。

以前就听说有些景区,本地人可以免门票进去,又或者本地人知道捷径可以带人进去,诸如此类的。我心想,这回可算是让我也遇着了一回。坐在色彩斑斓的小三轮车上,看着略带异域风情的村落景致,倒是有些好玩。远远地能看到一大片土黄色的遗址,那就是交河故城了,

我果然还是高兴的早了,原来“捷径”就是站在一处陡坡高地上眺望而已,只能远观,无法走近。

当然既来之,则安之,眺望就眺望吧,坐在陡坡上思索着,这就是两千年前“车师前国”的都城,如果风化如斯,只留下残垣断壁无言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小孩有点腼腆,看着我拍照又很好奇,时不时走过来看一眼。也不知道是谁,反正就随手合了几张影。

离开交河故城后,我们又去参观了当地人的葡萄晾房。小学时候课文“葡萄沟”让我第一次知道了葡萄晾房,而去葡萄晾房里边还是头一回。这个晾房里的葡萄干已经所剩无几了,味道很甜,价格不贵。

我们坐着三轮车回到了大姐那里,走之前顺便参观了一下他们家院子。院中有个大大的葡萄架,我们语言不太通,笑着点头致意就好。

村子的集市摊位不多,出售葡萄干、哈密瓜、馕之类的小吃。虽说在北京时的新疆餐馆吃过馕,那时只当是烧饼没留下特别印象。这次在吐鲁番看到馕,被这个尺寸震惊了,一个馕的直径得超过了30cm吧。

馕在古代称为“胡饼”、“炉饼”,大约时汉代时传入中原。据说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cm。这种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我吃的这种大概就是“艾曼克”馕吧,为了直观展示馕的尺寸,拿起来跟我的脸对比了一下。

刚烤好的馕,拿在手里还是热乎乎的,金黄色的外壳,饼香四溢,酥脆又有嚼劲,果真好吃。不过很容易饱,放进包里随身携带,饿了就嚼两口。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就是馕。

馕摊上还有一种小而厚馕,直径约10cm,不晓得是否就是传说中叫“格吉德”的馕,听说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

我揣着未吃完的馕踏上了游览坎儿井之路,坎儿井的水源自冰川、积雪雪水,利用地形汇集到地下。参观坎儿井也是在地下,坎儿井的水冰冰凉凉的,坎儿井门口卖的葡萄汁也是冰冰凉凉的。吐鲁番果然是葡萄的王国,不加一滴水,纯葡萄榨出的汁液,喝一口,真是甜到了嗓子眼。

继续揣着没吃完的馕,又踏上了火焰山之路。远远地看到了火焰山红色的山体,尚在远处时,已然感受到了滚滚热浪袭来。

大部分人来火焰山都是为了西游记吧,这里西游记的元素很多,景区矗立着一根金箍棒温度计,据说曾经测到了高达89度这样的极端温度。在火焰山,真是童山秃岭,飞鸟绝迹,寸草不生。

景区装扮成孙悟空和猪八戒的人会追着跟你合影,一次二十块吧,配合你完成各种经典动作。虽说是山寨版的,不过惟妙惟肖,大热天真挺不容易的。装扮成孙悟空的人,不拍照的时候戴着墨镜防晒,而猪八戒的肚皮汗如雨下...

9月底葡萄已然过季了,大姐还是带着我们来到葡萄沟门口,晃一晃留下来过的脚印。

大盘鸡都吃过,大盘斗鸡吃过吗?大盘斗鸡用的不是普通家鸡,是一种专门用来斗鸡的品种。这种鸡的特点,是比普通家鸡多了一个尖锐的爪子。斗鸡的分量也是极优秀的,一份大盘鸡,将四个成年人吃撑了。

吃过大盘斗鸡,距离火车发车时间还早,让大姐顺路拐去吐鲁番博物馆。这一趟丝绸之路的行程,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因为里头陈列着许多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当然,让吐鲁番博物馆名气远扬的应该是干尸。非旅行旺季,博物馆人不多,一个人去可能会有些害怕,好在我们几个人搭伴,算是了了心愿。

路边卖的葡萄,很多没见过的品种,每种都甜到嗓子眼。这里的葡萄按公斤卖的,一买就是一公斤起。一公斤隐约记得好像十块钱,按当地价格来看可能算贵的,不过按北京的物价来看,简直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吐鲁番其实不太大,一到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游览完,当然如果还想去鄯善的库木塔格沙漠,那可能还需要多留一天。我未在吐鲁番多做停留,揣着我那还没吃完的馕,以及新买的两公斤葡萄,一路来到了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怎么说,其实应该是一次失败的行程,这个后面细说。我特意住在乌鲁木齐长途汽车站附近,为了第二天一早乘坐去往阜康市的汽车,前往天山天池。

乌鲁木齐不比吐鲁番,十月就入冬了。抵达乌鲁木齐的时候,下着雨,天气冷极了。冒雨来到酒店,才发觉袜子走破了,鞋底也走断了,大概是这趟丝绸之路留下的难忘印记。叫了一份牛肉丸,一份油塔子,就着馕一口一口吃着,饭后水果是吐鲁番的葡萄,美极乐极。

乌鲁木齐到阜康市真的很近啊,只有60公里左右。但是这60公里的路程,却需要2个多小时的汽车车程。我终于体会到了大姐说的安检关口多,每到一个安检口,除了老人和小孩,所有人都要拎包下车刷身份证和过安检,这一路已经记不清下车安检了多少回。

到阜康时已经是下午了,令人忧桑的事情来了,天山天池大雪封山,暂时不让上去。我们坐在大厅等候通知,两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无法进山。景区给每人发了温泉酒店的代金券,让大家第二天再进山。由于已经预定了第二天的机票,看来我只能无功而返了。人在囧途,让我遇上了。

回乌鲁木齐更加崩溃,一路上因为手机只有2G信号,只能干瞪着车窗外发呆。接近乌鲁木齐时下起了雪,此时开始堵车,走走停停,用了将近5个小时终于回到了乌鲁木齐。

此时已经是晚上8点了,天色已然亮着,我看到汽车站附近的交警,手里居然捏着一根细长的青辣椒,时不时嚼一口,这里的人们果然嗜辣,不过我感觉更像是吃辣椒御寒。

下雪天,更适合撸串,酒店留下的烤串店,人气爆棚。

次日去机场前,去民俗馆转了转,然后在附近的小尕子,吃着手抓羊排、烤包子、风干肉,看一看民族歌舞演出,以慰劳这次无功而返的天山天池之行。

关于吐鲁番

吐鲁番别名很多,诸如高昌、西州、火州、交河...位于吐鲁番的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米,是中国最低的盆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仅次于海拔-米的约旦死海。位于吐鲁番的火焰山,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古称赤石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近50摄氏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吐鲁番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是高昌故城所在地,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唐代以前呼作“高昌”,唐改“西州”。吐鲁番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是交河故城所在地,西汉时,是“车师前国”的都城。唐代为西州所辖之交河县。唐王朝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曾设在这里。吐鲁番的土著居民是姑师人,他们在吐鲁番盆地上建立了姑师(后称车师)国、狐胡国、小金附国、车师后城长国、车师都尉国,如今的吐鲁番生活着27个民族。每年8月20日,在吐鲁番举办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让吐鲁番沙漠变绿洲的是一种叫坎儿井的灌溉方式,古代称作“井渠”。坎儿井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旅行清单:火焰山、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坎儿井、葡萄沟、吐鲁番博物馆、沙山公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