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八月份,我们几个朋友因着不同的事务,聚齐在了乌鲁木齐。那一天,其他几个人有其他的事务,不记得去干嘛了,反正只剩下我和另一个朋友没事儿。我们便商量,决定包一辆出租车,去吐鲁番,住一晚。和出租车司机谈好了,包吃住。司机祖籍是我们江苏南通人。千里之外,他乡遇故知,彼此都很高兴。司机问能不能带上他媳妇一起,他们还没去过吐鲁番,住宿费他们自理。我们是不怕热闹的人,当然没问题,同意了。

快到吐鲁番的时候,司机说前面不远就是火焰山。反正我们也不赶路,就决定去看看。远远地看见一座山,算是红色的,突兀在戈壁上,有点像澳大利亚的巨石山。司机说那就是火焰山,我们哦了一声。司机问要不要进去看看,但最后我们一致认为,远看就很好了。

火焰山

到了吐鲁番,转一圈,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玩的。那时的吐鲁番似乎就两三条街,什么也没有。去葡萄沟走了一走,外面的天气是燥热的,葡萄沟里绿色成荫,却是闷热的。到处是砖砌的镂空的小楼,那是专门用来晾制葡萄干的,通风散热,名字怪恐怖的,叫做阴房。可惊喜的是,沟渠里流淌的水,却是冰凉彻骨。因为那是附近雪山流下的雪水。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纳尔罕在哪里呢?当地人告诉我们来早了几天,八月底葡萄节应该人多热闹。我们玩了一会儿水,决定还是回乌鲁木齐。

晾制葡萄干的阴房

回途经过达坂城。司机带我们进去绕了一圈,感觉就是山脚下戈壁上的一个有些绿树的村庄。没有看到达板城的姑娘,几乎都没有看到人。差不多该吃午饭了,司机提议说去前面的柴火铺吃大盘鸡,名气很大。我们很赞同,吃了好几天牛羊肉,确实想换换口味。

后来我一直就以为那里叫“柴火铺”。跟人家说柴火铺柴火铺的时候,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我在地图上找那个地方的时候,才发现,人家是“柴窝堡”,那个“堡”念pù。

柴窝堡也是一个和达坂城差不多的小村庄。在一家小饭店,司机和老板挑了一只老母鸡,老板拎着去厨房了。我们喝茶聊天。

等到老板端着盆出来的时候,我恍惚了。一瞬间我以为是老板要让我们洗手脸。他手里端着的是一个我们日常用的搪瓷脸盆。等他放在桌上后,我才看见那是满满一盆冒着热气的鸡块和土豆块,还有一些红红绿绿的青红椒,上面盖着一些香菜。——果然是大盘的鸡!等到一块鸡肉入口,我惊艳了。

不管是不是当时我们饿了,反正那鸡肉的嫩滑鲜香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还有青椒淡淡的清甜的味道。而红辣椒的辣,我倒是不记得了。正巧那天我们四个人都不吃辣,司机师傅特意交代过,不要太辣。不要太辣但还是辣的。只是,辣在当时已经完全不能阻挡我们吃完那一大盆鸡,并要了两大份皮带面。

皮带面

最近看一些美食纪录片,也看到不少关于新疆大盘鸡的,都是“最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那种风格的视频。片子里煞有介事地说,做大盘鸡的鸡,要什么地方的多重的,土豆又要什么地方的什么颜色的,还要还什么地方的辣椒花椒,还要炒冰糖色,还要高压锅压多少分钟等等。而当时我们在柴窝堡,问了饭店老板大盘鸡的做法,比那些视频里朴素的烹饪方法,更要朴素得多。就是鸡块下油锅炒,然后加配料调料烧。配料就是土豆青椒,调料就是红干椒,还有油盐酱醋糖。还有水。

舌尖上的“大盘鸡”

后来,南方内地也出现了大盘鸡,但吃起来,总是没有当初在柴窝堡那种,一口不舍的鲜美味道。回想起来,当年在柴窝堡的时候,是下午两点不到。对于时差晚两个小时的新疆,也就相当于北京时间的中午12点。我们也不至于是因为饿,才觉得好吃。现在的大盘鸡要么口味越来越腻,要么口味越来越华丽,完全没有了那种乡土新鲜清爽的风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