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葡萄沟》是一篇老课文,它改编自作家权宽浮的作品。
原作是发表在年第1期《人民文学》中的散文《火焰山中葡萄沟》,全文较长,改编成课文时,从文中抽出了几个很少的片段,组成了现在的课文。
但就是这么几句的语句摘录中,还把原文正确的语句,给改成了病句。
下面,我们逐一对比,教科书是怎样把正确的语句,改成病句的。
例一:原文:葡萄都生长在斜坡上的梯形田里。
课文: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葡萄一般以嫁接苗为主,并不是“种”出来的,“种植”是什么意思?是“把植物的种子埋在土里”。葡萄没有“种”,说它“种在田里”,误导学生。
权宽浮的原文里,因为是一篇通讯,表现了作者随着技术人员参观了葡萄园,所以,作者直观地描写了葡萄园的盛景,说“葡萄生长在梯形田”里,带有一种即时性的速写特点,但改成课文后,高明的教材编写者,想当然地把原文的实况描写,换成了一句“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殊不知,葡萄不是“种”,而是嫁接出来的,改动后的课文,明显是不知葡萄的种植规律,把原文作者的精准的炼字造句给改成违背常识了。
例二:原文:葡萄的枝条和叶子向四面摊开,就像是山坡上撑满了一张张绿色巨伞。
课文: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原文完整地说明了是“葡萄的枝条和叶子”,而课文里,却仅仅说“茂密的枝叶”,把“葡萄”给弄丢了,而前面的一句话,仅交待“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强调的是葡萄最初的“种”的阶段,并没有描写它“生长”时的浩大壮景,现在突然接上一个“茂密的枝叶”,而没有提及是“葡萄”生长期间的盛景,造成“枝叶”指向模糊,前后句中间缺乏过度与衔接。
再看看原文,在“葡萄的枝条和叶子”前面,还详细地介绍了葡萄生长繁茂时的状况,“这条约半华里宽、十余华里长的山坡上全是葡萄。这儿的葡萄是以‘墩’来计算的,每亩约七八墩,每墩的葡萄树多少不等。有四五株的,有七八株的,也有十余株的”。然后才提到了“葡萄的枝叶向四面摊开。”
两相比较,原文一直描写的是一个现实的葡萄园的状况,但课文改成了介绍葡萄的培植特点,然后突兀地说它的枝叶如何,又略去了原文的葡萄的指称,造成句子突兀而生硬。
例三:原文:只有修筑在山根和山坡上的葡萄“荫房”,一座座昂然屹立,显得清清楚楚。这种房子是用土坯砌成的,形状很象碉堡,四壁留着无数小孔,上面没有屋顶,屋里钉着很多木架子。
课文: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
原文中用的是“屋里钉着很多木架子”,现在课文改成了“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这个“里面”是哪一个“里面”?交代不详,语义不清,会让人误解成是“四壁小孔”中的“里面”。
例四:原文:老乡們就把成串的葡萄挂满在架上,利用高空流动的热空气,使葡萄的水分蒸发,制成葡萄干。
课文: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课文里的主谓搭配变成了“葡萄利用了热空气”,而原文中,则突出了人的主体,主谓搭配非常合理,看起来一个很完美的句子,被教材编写者,给改成了一个没有主语的非常明显的大病句。
这样的大病句,公然出现在教科书里,究竟要把学生们引导到何方?
语文的基本功能,就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工具作用,习练成文通理顺的语言运用基本功,将来在各行各业都能熟练而自如地操纵语言,服务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但现在语文教科书舍本逐末,用一些搭配错误的病句,耳提面命孩子,而且这种病句,还是教材编写者改动出来的,把人家原作的非常通顺、非常合理的语句,改成了病句,实在令人不解。
一个乐此不疲给别人改文章的“一字之师”,在改动的时候,至少想一想原文的语境与情境,尊重一下原作者用词造句的动因与原因,下手时多考虑一下,自己难道就比原作者高明吗?
还有一点,现在的教材未能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律,训练成操纵语言的得心应手能力,但却热心地倡导什么发挥想象、拓展思维、颠倒思维,这就像在一个基础不牢的基座上,建造一座华丽的宫殿,怎么能够奠定一名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功夫?
因此,对这些教科书中的违背生活常识、违背语言规律、违背教学宗旨的错病句,绝不能掉以轻心,而应该以虚怀若谷的态度,认识领会原作者的写作手法与写作动机,为孩子们奉献一篇经得起考究的课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