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灵山无路,“骗”术开道。

在西游宇宙里,你可以没有高贵的出身,可以没有精湛的武艺,但你一定要有过硬的骗术。

作为取经团队的第一诈骗艺术大师,浑身上下都长满了诈骗细菌的孙大圣,就是凭借着一身出神入化的诈骗手段,保着唐僧安然度过了九九八十一难,走过了十万八千里,翻越了重重关山,涉过了江河湖海。

最终修成正果!

那么,孙大圣到底凭着哪些骗术将一众妖怪人等弄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的呢?

上车,开始学习!

一、变形骗术

实例分析:在对付黄风怪时,孙悟空变化成了一只苍蝇,潜入妖洞,探得了妖怪的底细,这便是典型的变形骗术。通过变化为难以察觉的形态,接近敌人,收集重要情报。

二、心理战术

实例分析:面对红孩儿时,孙悟空先是化作牛魔王的模样,利用红孩儿对父亲的敬畏心理,骗取信任,后又利用其急于证明自己的年轻气盛,诱使红孩儿落入圈套,看得出孙大圣深谙心理操纵的艺术。

三、信息欺诈

实例分析:在平顶山莲花洞,孙悟空变成一个小妖,告诉精细鬼和伶俐虫,老君的炼丹炉出了问题,需要他们的宝贝(紫金葫芦和羊脂玉净瓶)去救急,成功骗得两件法宝,这利用虚假信息操控局势的能力在整部《西游》无出其右。

四、情感诱骗

实例分析:孙悟空在与女儿国国王的对峙中,假装让师父被女王的美貌所打动,利用她的爱慕之情,拖延时间,寻找解救师父的机会,这是情感层面的高超骗术属于是。

五、身份冒充

实例分析:在火焰山一难中,孙悟空变化成牛魔王的模样,企图从铁扇公主手中骗取芭蕉扇,这一计谋虽因细节露出马脚而未完全成功,但不妨碍其艺术表现力。

六、情境营造

实例分析:为了从黑水河的鼍龙怪手中救出唐僧,孙悟空与猪八戒联手,假装与鼍龙怪的舅舅西海龙王有旧,通过营造一个看似合理的社交场景,骗得鼍龙怪的信任,可以说为接下来的营救行动创造了条件。

七、认知误导

实例分析:在对付六耳猕猴时,孙悟空利用自己的七十二变与对方斗智斗勇,通过不断变换身形,让对手无法准确判断真身所在,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误导策略。

八、紧急状态制造

实例分析:在车迟国斗法中,孙悟空与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妖道比赛求雨,他利用自身法力,快速形成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的景象,制造出即将下雨的紧急状态,使得妖道们在慌乱中败下阵来。

九、团队合作诈骗

实例分析:在对付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时,孙悟空与太上老君等天界众仙紧密配合,上演了一场复杂的“连环计”。他先变化成小妖,再利用太上老君的安排,让妖怪的法宝失效,这次不同以往,显然是一个天衣无缝的团伙诈骗行动。

十、知识陷阱

实例分析:孙悟空在与蜘蛛精的斗智中,故意透露给她们一些似是而非的修炼秘诀,实际上这些“秘诀”内藏陷阱,导致蜘蛛精在修炼过程中出现问题,这是一次巧妙的知识陷阱设置。

十一、道德绑架

实例分析:在路经比丘国时,孙悟空揭露了国师用小孩的心肝炼丹的恶行,通过唤醒国王和民众的道德良知,成功解救了众多孩童,这种策略虽非传统意义上的骗术,但道德绑架的威力不容小觑。

孙大圣的骗术大总结

孙大圣的骗术,就像是他的金箍棒,可长可短,可硬可软,随心所欲,变化万千。在《西游记》这部“古代诈骗指南”里,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行走江湖,不仅要武艺高强,还得脑子灵光。

朋友,江湖路远,谨防诈骗!

#深度好文计划#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