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笔记
扶贫
纪实
散文
推荐指数★★★★★
精彩提示
站在正午的太阳下工作,突然觉得胳膊一阵刺痛,原来是皮肤晒得时间长了,有些微的灼伤。滦平的天气是这样的,早晚温差大,阴阳处温差大:有时候白天穿短裤背心,晚上就得穿夹克牛仔裤;阴凉处挺凉快,一到阳光下,皮肤能被晒得冒烟......
作品连载
(五)酷冷和暴晒
站在正午的太阳下工作,突然觉得胳膊一阵刺痛,原来是皮肤晒得时间长了,有些微的灼伤。滦平的天气是这样的,早晚温差大,阴阳处温差大:有时候白天穿短裤背心,晚上就得穿夹克牛仔裤;阴凉处挺凉快,一到阳光下,皮肤能被晒得冒烟。
与北京距离如此之近的滦平,在冬天,却比北京能低十几摄氏度,甚至几十摄氏度。年刚过国庆,早上,我开车上班,一上车,前窗玻璃竟然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花,还挺漂亮,就是根本看不到窗外。
年冬天,一次活动,只能在室外举行。北风呼啸,吹得人站都站不住,有水的地方结了厚厚的冰。穿着迷彩军大衣,身上还好,就是耳朵鼻子被冻得够呛。到我讲话的时候,握着讲稿的手被冻僵,勉强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稿纸。看到穿着比较少的人瑟瑟发抖的身影,我灵机一动,将重要的地方简要说明后,结束了讲话。
滦平这样的气候,和它“身”处山区有关,再加上它的通道式地形,所以造成了有些极端的“天气脸”,正如我在另一篇笔记中介绍的极端天气现象——走过来的闪电。
滦平农忙季节一年只有三四个月,漫长的冬季是滦平季节的“主旋律”。所以,滦平的贫困和冷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这里,靠天吃饭是无法摆脱贫困的,产业脱贫、旅游脱贫、智慧脱贫,才是滦平稳定脱贫的长久之路。怎样对付冷,怎样用好冷,也是未来开展乡村振兴,滦平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草房里生着炉子,但还是不太暖和,因为四面走风漏气,火炕在不停地烧,躺在上面就像躺在火焰山上,一晚上嘴里就长出了火泡;但是穿鞋下炕的时候,却要披着棉衣,因为屋里其他地方冷得能呼出哈气,去窗边的桌子上拿起缸子喝水,却发现里面的水结成了一个冰坨。这是过去滦平冬天的景象。
如今,经过脱贫攻坚的危房改造,房子不但结实、温暖,而且外观漂亮,红色的顶子在冬天白色小山的围绕里,醒目、雅致。
快到年根儿了,坐在贫困户家温暖如春的屋内,用手摸摸火炕,发现温温的,一点儿都不热。听他们介绍,现在屋子暖和了,炕也不用烧那么热,省得一冷一热容易感冒。
坐在既不热又不凉的炕上,听着大伙儿说着准备年货、去谁家串门儿的事儿,我觉得滦平的冬天也没那么冷了。
书籍背景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年人民日报社委派杨一枫挂职定点扶贫县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进行扶贫对接工作。挂职期间,杨一枫深入一线,扎根20个乡镇,遍访个行政村,用腿、用心、用亲历、用实干写成了一篇篇动人的、有趣的、有用的、有哲理的故事和诗歌,汇集成册。
作者简介
杨一枫,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记者,海外版总编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滦平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
其代表作品有《没人这样说过词》《微妙集》《发现天津卫》《寻找老北京的影子》《飞雪下扬州》等,其中,著作《扶贫笔记》由中国第一大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印刷。
原标题:《酷冷和暴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