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生长着多种葡萄品种,被称为“葡萄之乡”。
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火焰山西侧的葡萄沟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最宽处约2公里,因盛产葡萄而得名。库尔班·吾买尔一家世代居住在葡萄沟,一直以种植葡萄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吐鲁番的葡萄开墩季也即将来临,近日,库尔班·吾买尔正忙碌着为3亩地的葡萄开墩做准备。
“我们葡萄沟的葡萄提质增效工作已经搞了好些年了,技术员和‘土专家’常常来到我们的葡萄地实地指导我们种植技术。我家葡萄的品质有了明显提升,价格也提高了,好的产品质量才是增收的基础。”库尔班·吾买尔说。
葡萄沟自成名以来,就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到新疆旅游的人几乎没有不来葡萄沟游玩的,葡萄沟还因此入选了小学课本。
年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葡萄沟,察看当地特色水果,了解当地发展葡萄特色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吐鲁番美丽富饶、瓜果飘香,这是大自然的馈赠。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
对此,新疆文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吐鲁番板块副总经理、葡萄沟景区负责人张明明表示,景区正在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断完善景区的建设。“这两年,我们全面提升改造葡萄沟景区硬件设施,打造了葡萄博物馆、葡萄酒文化博物馆、红色基因博物馆、王洛宾音乐艺术馆、非遗馆等五座特色博物馆,还建设了非遗集市,八百米的葡萄长廊等,拉长了游客游览时间,还激发了景区内消费活力。”
随着葡萄沟景区项目的多元化,愿意留下来深度游玩的游客多了起来。家住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的斯拉依丁·牙生发现了新的商机,他们将自家的院子建设成了农家乐,并且丰富了葡萄的种植品种,游客在农家乐里吃饭能免费采摘和品尝到不同品种的葡萄,这种经营方式获得了游客们的喜爱,“夏天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上百名游客。去年我又扩建了农家乐,增加了民宿,能接待更多的游客了”。
“依托葡萄沟的葡萄文化、民俗文化等优势,我们将葡萄沟景区打造成集葡萄文化景观、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村民通过销售农副产品,开办农家乐、特色民宿以及在景区企业就业等方式,逐步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旅游业间接带动就业余人,当地农民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于旅游业。”葡萄沟景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吕彦阳说,葡萄沟将继续突出优势资源,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文旅经济,不断构建和完善“葡萄+”产业发展矩阵,使葡萄产业从单一的种植向酿造、旅游等领域多点开花,用一颗颗散发着果香、酒香、文化“香”的葡萄,造就了各族群众的甜美生活。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瑞麟通讯员孙浩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