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受过零下58℃的低温吗?在中国有零下58℃的冷极村和58℃以上的吐鲁番两种地方,那么58℃和零下58℃,你知道对于人类来说哪个更可怕一些吗?如果真的要选择一个地方居住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极冷村
冷极村是中国最冷的地方,在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是距离冷极点最近的一个村落,仅仅只有13公里。在这里,冬季会异常寒冷而漫长,而夏季虽然温暖但时间却非常短。
冬季的气温普遍能达到零下35℃,通常维持在六个月左右,历史上的最低温度足足达到零下58℃,夏季的气温则在30℃左右,但植物能生长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左右。
零下58℃到底是什么概念呢?在气温达到零下30℃的时候,鸡蛋的蛋液就可以结成冰了,零下58℃可以让刚烧好的开水往空中一泼瞬间成为碎小的冰碴,刚煮好的面用叉子叉起来暴露在冷空气中,一分钟以后就可以冻成坚硬的固体,直接把叉子撑起来。
在这么冷的地方,人们是怎么生存的呢?在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院,房子里烧热的火墙子和热乎乎的火炕可以帮助人们抵御严寒,当然最具特色的还是冷极村的地窨子。
地窨子又被当地人称作“胡日布”,是一种穴式房屋,挖出来一个长方形的土坑,架好尖顶支架,上面的覆盖物多选用兽皮、草或者是土,这种房子的空间大约高两米左右,可以砌出一个火炕,或者在屋里的正中央加起一个火堆来取暖。
地窨子在屋里搭好木板,铺上兽皮就可以睡觉了,周围会围上一圈土墙或者木栅栏防止牲畜的踩踏,建造起来比较方便,保暖性能也不错,但是这种房子几乎每年都要翻新一次,耐用性很差,所以只适合长期漂泊不在一个地点居住的游牧民族使用。
零下58℃的冷极村我们已经了解到了,那你知道58℃以上的吐鲁番又是怎样的吗?
中国极热之地
据说在室外磕鸡蛋是测试天气热到哪种程度最常见的办法,在别的地方可能还要找一个长时间暴晒的井盖或者是汽车,但在吐鲁番,随手往地面上刻一个鸡蛋就可以凝固了。
如果说中国最冷的地方是冷极村,那吐鲁番就可以称作是中国的“热极”了,吐鲁番气温达到58℃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每年有一百多天都处在被暴晒的天气下,据测量,吐鲁番的地表最高温度甚至能达到70℃,随手在地上放一个鸡蛋过一个小时就熟透了。
如此干旱炎热的地方,真的是令人望而却步,导致吐鲁番这么热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吐鲁番是一个盆地地区,被四周的山脉半包围着,山脉阻隔了从别的地方传来的凉爽水汽,又使盆地中炎热的空气流转不出去,久而久之,这里的气候越来越炎热。
除了炎热之外,吐鲁番盆地还异常的干旱,水源几乎只能靠四周山脉上积雪融化流下来汇聚成的河流,但是这些河流一出山,就要经受盆地中炎热气温的炙烤,经常留不到盆地深处就已经干了,没有水源的降温,这就造成吐鲁番盆地地气候更为炎热。
在西游记中,吐鲁番的火焰山可是连孙悟空都不敢硬闯的火炉,所以在当地有着一个著名的景观,是一个金箍棒形状的超大温度计,虽然吐鲁番的气温不太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当地人还是有办法来让自己舒服一点的。
对于吐鲁番当地人来说,活动时间最好选在太阳没升起来之前和太阳落山之后,至于白天就在家中休息,以免中暑,天气太热的时候就搬到阴凉又通风的土窖里面避一避。那么对比零下58℃的冷极村,到底哪一个更适合人类居住呢?
极冷与极热
冷极村的温度低至零下58℃,吐鲁番的温度则在58℃以上,如果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来进行居住的话,你会选择让人瑟瑟发抖的冷极村,还是酷暑难耐的吐鲁番呢,这两个到底哪一个更适合居住?
在极度高温下时可以热死人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高温下酶的活力会下降,人体的正常运转就会异常缓慢,引起器官衰竭,导致人体出现中暑的反应,当气温过高时就会引起休克,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据试验数据表明,人身体中大多数酶所能承受的高温是38℃左右,一旦体温过高就会丧失活性,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利的症状。当外界的温度过高时,人的毛孔就会分泌出大量汗液,严重时就会导致脱水现象的发生。
我们再来看看低温给人带来的影响,其实人类对于低温的抵抗能力要比高温要强一些,在低温环境中人体很多的反应能力会变慢一些,这是因为为了和体内活性稍慢的酶相适配,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也会相对降低。
人身体里其实有百分之六十都是水分,在低温环境下,身体中的血液也会结冰,血液结冰后体积会增大,身体上就会出现红肿冻伤的现象,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血管肌肉坏死,不得不进行切除。
虽然高温和低温对人体都有伤害,但是人体在低温下的保护手段会更多一些,在寒冷的地方,我们只要有食物,就能源源不断的将其转化成自身的能量,来维持自身所需的热量,而且只要点燃一堆柴火,就能获取外界的热量。
而在高温下,只能吃一些冷饮或者把空调打开来进行降温。如果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在冷极村我们可以多穿一些缩在被子里,或者把热炕烧起来、点上一堆柴火,在吐鲁番如果没有空调就只能躲在地窖里了。
所以在相同条件下,与零下58℃相比,58℃的高温对人类更加致命,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哪里居住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