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儿吃唐僧肉,为何只请牛魔王,不请铁扇公主?看灵吉菩萨咋说
西天路上,几乎所有的妖魔鬼怪,对唐僧都垂涎三尺,为了能够吃上一口唐僧肉,以期实现他们的“长生不老”梦。
西游神话中,成功设计“套”住唐僧的,号山枯松涧圣婴大王——红孩儿,就是其中一位。
几年前,红孩儿道听途说:唐僧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是十世修行的好人,但凡能吃上一块儿唐僧肉,便可延年益寿,与天地同休,于是变成7岁的孩童,上演了一出“苦肉计”。
唐僧师徒在乌鸡国眼见国王落难,孙悟空前往33重天离恨天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向太上老君讨得一粒九转还魂丹救活了乌鸡国王。
师徒们继续西行,在号山山丛中,看到了一个赤条条,被捆住手脚,绑在松树梢头的一个小顽童。
孩童口中,不停地喊着:救人,救人的声音。唐僧心慈耳软,救出红孩儿所化的孩童后,自己却被红孩儿做法的飞沙走石摄走,没了踪影。
在土地山神的指引下,齐天大圣孙悟空得知红孩儿的真实身份,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所生的孩子,乳名叫“红孩儿”,号称“圣婴大王”。
听闻是大哥牛魔王的儿子,孙悟空心中满心欢喜,告诉八戒和沙僧两位师弟:他和牛魔王以前有结拜之情,算是故旧。不如趁早找到红孩儿向他亮明这层亲戚关系。
久在天庭玉皇大帝身边做卷帘大将的沙僧,用了句俗语来提醒大师兄:所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何况你与老牛一别五六百年都没有过礼节往来,那里会有什么亲情可言?
孙大圣不信,带着八戒来到了枯松涧火云洞前。当两人亮明身份时,迎来的却是红孩儿摆下的金、木、水、火、土组合而成的“三昧真火”阵。
“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胎……”
红孩儿长的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他使用的三昧真火却不简单,炎炎烈火飞腾,烧得孙大圣痛不欲生,差些魂飞魄散,丧失真身性命。
靠着三昧真火,挫败了唐僧的3个徒弟后,红孩儿开始考虑实现他的长生不老之愿望。
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红孩儿在准备吃唐僧肉前,心中想到了与父亲母亲分享:派出了火云洞六健将,星夜兼程去请老大王——也就是他的父亲牛魔王。
有读者提问,红孩儿在擒拿住唐僧后,为何只请父亲牛魔王,却没有请母亲铁扇公主?
结合《西游记》原著和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今天,“源易缘”就来谈谈这个话题,供大家交流探讨。
一、红孩儿为何请牛魔王?
红孩儿请牛魔王前来枯松山火云洞中的目的,可从《西游记》原著第42回,“大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可探知一二。
云里雾、雾里云、急如火、快如风、兴烘欣、欣烘兴六精灵健将,在请牛魔王的途中,看到了孙悟空所化,在山凹间打猎的牛魔王。
六位健将肉眼凡胎,辨认不清真假,看到假牛魔王,跪地就拜,将孙悟空迎回到了洞中。
红孩儿看到假牛魔王,也未作分辨,向孙大圣行了叩拜大礼,并说明了请父亲牛魔王前来的理由:请父王同享唐僧肉,寿延千纪。
也就是说,红孩儿请牛魔王的理由,只为体验孝心,请牛魔王吃唐僧肉。
听到红孩儿的话,孙悟空所化作的牛魔王是怎么回答的?
假牛魔王先是以孙悟空有72变,不好招惹为由,想吓退红孩儿;未果后,孙大圣又假称今天不想杀生吃肉。
理由是:近来年老,铁扇公主常劝他多做善事,因此想吃斋饭。
孙悟空骗红孩儿的这个理由,马上引起了红孩儿的怀疑。
《西游记》原著中谈到,红孩儿心中暗想:父王平日吃人为生,今活够有一千余岁,怎么突然又想起吃素斋了?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日斋戒,哪里就积得过来,此言有假,可疑!可疑!
二、为何没有请母亲铁扇公主?
再看红孩儿的母亲铁扇公主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女性?
《西游记》原著第59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章节中,樵夫对铁扇公主的评价是:芭蕉洞中的铁扇公主,凭借手中的芭蕉扇,善能熄火,保护着一方百姓,故称“铁扇仙”。
小须弥山中,灵吉菩萨又告诉孙大圣,铁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本是开天辟地以来,天地产成的灵宝,乃太阴之精,故能灭火气。假若煽着人,要飘里,方能止住。
通过西游神话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可以得知铁扇公主,不仅对牛魔王有情义,在牛魔王落难时,宁愿舍去芭蕉扇,也想换牛魔王一命。
孙悟空到积雷山摩云洞找牛魔王,对玉面狐狸精说是铁扇公主派来的。牛魔王闻听,顿起怀疑:“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个得道的女仙,却是家门严谨,内无一尺之童,焉得有雷公嘴的男子央来?”
从西游神话中的多个角度对比、对话分析来看,牛魔王是由一头白牛所化,平时杀生不眨眼睛;但铁扇公主却是由人修炼得道,且素有涵养,且不爱伤生。
假如,红孩儿也请了母亲铁扇公主前来,极有可能遭到母亲的反对,劝说红孩儿尽量不要杀生,更不要招惹唐僧取经团队。
届时,红孩儿不仅没有吃唐僧肉,实现长生不老的欣喜,反或会有母亲大人,义正言辞的遣责,那多扫兴,有失面子?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西游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