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80末的我,感觉现在过年的气氛,还是和儿时记忆中气氛,有很多的不一样,现在就来盘点一下我记忆中过年!看看与你们记忆中的有什么不同?

一、团年饭。

从过年早上起来就要忙个不停,团年饭最重要的一餐,就是除夕的中午。菜品也是一年中最丰富的一次,先说腊味,香肠、腊肉自然少不了,再分别炖个腊排骨和腊猪蹄。还要分别炖只鸡和炖只鸭,再煮一个鱼。团年饭的主菜基本上就是这些了,就是四个炖菜肯定都吃不完。我们老家的风俗讲究年年有余,这些菜过年中午只是一样来一碗,大部分都是留在春节期间招待客人。

现在没得这么多讲究了,炖菜也就没弄这么多了,还会提前买一些卤菜或其他的熟食,自然再做团年饭上已经没得儿时的忙碌了。那个时候因为炖菜太多,锅肯定不够用,还得把煤炉子用上。对了,还有老式铜火锅也会煮一锅菜。

二、贴春联。

小时候,家里的春联都爷爷亲自写的,那个时候他们专门有一本书。所有的内容就在那本书里选的,家里的每一道门都要贴春联,用煮饭用的米汤去刷在要贴的地方,然后把春联贴上就可以了。现在好像挺简单的,春联是买的,也就只贴那么两三道主门了,也不再刷米汤了,直接用胶布就粘上了!

三、上坟。

我们老家过年当天有上坟的风俗,就是吃早饭后,跟着家里大人去所有先祖上坟。在村里的山上要转一两个小时,要走十几个坟山堆,每一个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每到一地后,先除除草,再摆上祭祀用的肉,倒上酒,给他们烧纸钱,我们就开始作揖,然后再点燃一封火炮!

四、祭神。

儿时的记忆中,这个环节最复杂。在团年饭前,先要在院坝里祭天,然后到堂屋祭祖先,好像还会叫我们小孩去门后面看看祖先回来没有,但我的记忆里也从来没看见过。然后还要在厨房祭灶神,还要到养猪的猪圈祭祀一下!期间点几封火炮自然是少不了。现在好像就简单多了,就开饭前祭祀祖先,放一大卷鞭炮!

五、大院里的热闹。

我们小时候是住在一个很大很大的院子里,叫李家大院。住了不低于20户人家吧,我们有一个共同用的大院坝。团年饭结束后,大家就会聚在这个院坝里聊天、打牌等各种娱乐。随着时代的变迁,目前这个大院也就剩下三四户人家了,其他的这些年都搬出来,住上了小洋房。下午也是各家耍各家的了,每家都分布在山上各地,并不聚集了。

六、爬山登顶。

团年饭吃完后,我们一群小朋友会去爬我们当地一座有名的山,叫“火焰山”。当然此火焰山肯定不是《西游记》的火焰山,据说这个山上以前是个寨子,当年张献忠屠四川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们就是守住这个寨子才没有被屠杀。过年下午和初一这个“火焰山”都挺热闹的,爬的人也多,至于为什么要去爬,我就不知道了,可能仅仅就是儿时的娱乐吧!现在已经没人再去爬这个山了,听说路都被荒草占完了。

七、玩擦炮。

我们小时候似乎没得什么烟花之类的东西,过年就是放鞭炮,我们就用零花钱去买擦炮。为此也做过很多调皮的事,比如放到地里的白菜心里,把白菜炸开花!把别人的水田边炸些窝等!当时的擦炮还分什么一响、两响等,现在不知道还有没这玩意了哦!

八、穿新衣服。

大年初一是最高兴的,早上起来就有新衣服穿,还有压岁钱。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也买不了几次衣服,主要都是集中在过年的时候。压岁钱就更不用说了,初一能够玩多少擦炮,可就靠它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衣服是随时都在买,所以初一也就没有再一定要穿新衣服这一说了。

在我这个80末的记忆中,儿时的过年就是这样的,不知道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呢?#头条创作挑战赛##天南地北大拜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