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火焰山记
王锐
陇西县火焰山位于渭河之滨,将陇西相隔为渭河流域和大咸河流域,南北两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边缘与秦岭支脉丘陵地带之间,是典型的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火焰山横卧陇西县城边缘巩昌、文峰和云田三镇接壤处,距县城中心仅2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因近年退耕还林成效显著,整片山体翠柏苍苍,绿荫覆盖,鸟语花香,于年10月被省林业厅批复为省级森林公园。 火焰山山脉,之于陇西县城,像一道天然形成的城墙和屏风,伴随渭河流水,把陇西县城环拥着,孕育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府衙门之宏伟气魄,历经千年战乱而经久不衰的陇上名都。 站在县城南边石坊山顶观望,火焰山山势绵延起伏,稍高稍低,到渭河水与大咸河交汇之处愕然而止,山头高耸起势,方显奇峰突兀,一片腥红,遥遥望去,红红似火焰,冉冉腾空而起。即使寒冬腊月,陇原大地一片白雪茫茫,唯此处,红红一片,片雪不留。山头顶端,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建一古堡,历经何朝何代,忍受何种匪患艰辛,至今古堡仍然地基夯实,墙体坚实如初,在山端翠柏丛中沧然矗立,见证和诉说着陇西劳苦大众曾经的艰难寒苦和世事的血雨腥风。纵观山头起势,俨然一龙头,怒目圆睁,张牙舞爪,似有腾空之意,蠕动着整个绿鳞片片之身躯,即腾即伏。 曾也西出长安,途径天水,在风水岭以上,直至兰州,青海,山西,内蒙,火车一路,车窗外,整个大西北黄土莽原,实难再见犹如陇西火焰山这么一道翠柏森森的风水宝地了。从地理风水学上讲,火焰山整个山脉,绵延起伏波动不大,谓之面杖山脉,寓意福寿延年平安吉祥,富贵不断头,陇西人民朝朝代代安居乐业,随经历无数战乱而人丁兴旺经久不衰,亦依托于此。 世间万事万物,求全则难,火焰山脉,在渭河北岸河浦山岘口处,尚有一缺口,有损陇西县衙藏风聚气之嫌,清光绪九年由巩昌知府颜士璋筹划,本地木匠莫长泰、瓦工蔡全福、画工李元等召集陇西县城黎民百姓在此修建一处三层木楼,长宽各10米,高14米,一、二楼楼檐为四角形,三楼为八角攒顶式屋顶,共有廊柱32根,斗拱52朵,棂栏巧秀,飞檐翼然。为陇西北川游人入城的第一景观。该楼有保佑陇西人民繁荣昌盛之意。名曰宝昌楼,已列为省级保护文物。在宝昌楼下,葬有大清康熙年间巴巴将军之坟墓,故名巴巴坟。现陇西望族莫建成大画家发迹,在保昌楼处扩建庙宇楼阁,奉请诸多古佛神像,彰显陇西的历史文化和人情风俗。 火焰山名之来历,说法不一,相传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弄翻了太上老君炼丹楼,有两块火炭洒落人间,大点的一块落在了新疆吐鲁番,即有唐僧西天取经,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而陇西这一块,火焰较小,但自此,终年火焰熊熊,附近草木成灰,人迹皆无。相传大禹导渭至此,渭河水干枯不前,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南海观音菩萨闻讯,隔空洒下两滴杨柳净瓶之水,火焰顿失,渭河水哗哗流下,然此处火焰不再,余热尚存,远观红红似火焰处,千百年来,常年四季,雨雪天气,隐隐有蒸气升起。 近两年来,为弘扬文化兴国,发扬民族精神,陇西骄子华盛集团董事长柴彦章先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带动陇西人民开发兴建陇西影视城,选址在火焰山脚渭河北岸,西起渭河大桥,东至红山头,占地面积约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陇西古国影城、影视乐园、丝路风情街、中医药养生中心,并已经兴建水利设施,变废为宝,把干枯断流多年的渭水沙滩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渭水清波,彻底改变了陇西自古无水的世俗观念,四方各地的游客,都来陇西渭水河畔观光旅游,,一睹悠悠渭水为快乐之旅。 鄙人于今夏伏天到此一游,有感而发,撰文一片,与列为公子王孙共勉,不妨再吟诗一首,请君笑纳:赤日炎炎火焰山,翠柏苍苍映蓝天,千百年来渭荒滩,碧波隐隐柳如烟,陇西人民多智慧,敢叫日月换容颜。 王锐笔名净心年8月13日
长按,识别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