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北疆行(5)

写在前面

不求资料翔实全面,不求论证无懈可击,但求真实记录旅途中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想——我行故我思。

.09.26

按照行程计划,今天到火焰山和坎儿井。从我们所在昌吉的酒店到吐鲁番公里左右。路程不算太远,但上午出发先走购物环节,然后中午在吐鲁番用餐再游览。不过导游说,今天午餐吃“烤全羊”!

用餐的地方人太多了,大厅里像是在办事宴,摆满了几十桌,食客全是游人。因为疫情后旅游刚放开,吐鲁番市区能接团客的饭馆并不多,好像都集中到这家来了。

一个大铁盘,其中摆放几道菜一起上桌。烤全羊就是那么一小盘,味道可以,就是份量太少了。

火焰山

说到火焰山,又想起8年8月份我们也曾路过了。当时我们只在景区外看了看,气温太高了,热浪袭人,无法忍受。

当时从外面就能看到里面的情况,我们觉得实在是没有必要进去了。

景区里面几乎没什么人,当时车外气温已超过50+℃,高到在车外面待一会儿,也是大汗淋淋。驴友Z记录了当时的情形和我们的心境。

驴友Z曾在其游记中记录道:“……火焰山大概距离葡萄沟40公里不到。等大家还在问哪里是火焰山的时候,一个驴友叫到,你们看看马路左边的是不是?其中另一驴友毫不犹豫地说:“啊?那不是一路上很多的嘛,红色的山,这座山还是孤立的,怎么可能是火焰山?现实往往最具讽刺意味,结果恰恰是的。我们一阵狂笑之后,觉得真是不值得。试想,在地面温度50+℃的条件下,赶到那个貌似广场的地方再熏蒸一阵,还不如躲在空调车内凉快儿呢。决定之后,我们鱼贯而出在接近“广场”的马路边匆匆拍摄数张照片,躲进车内以后叫到:开路!这么个地方还要60块门票,一路上多的是,没有啥特色。”

当年我也是站在外面用手一指,就算(打)是(卡)来(成)过(功)了,哈哈!

火焰山景区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以东28公里处,国道G从景区门口通过。此外,这里还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这里年降雨量16.6毫米,蒸发毫米,夏季地表平均温度70℃,最高可达89℃,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这回算是体验过了!

今次再来火焰山不光是打卡了。看看导游图,里面还是有几处可看的吧?景区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地宫建筑面积平米,还有西游文化长廊、火焰山地理文化厅、高昌历史名人厅、巨型温度计展示厅、VR“飞跃火焰山”体验馆、休闲购物中心等。

今次再来已是深秋,好像不那么热了。

火焰山是由造山运动和长期的风蚀雨淋冲刷山体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道道沟壑。火焰山上寸草不生,阳光下褐红色的山体热浪升腾,恰似烈焰燃烧。

走过西游文化长廊,才能进入景区。有读者朋友认为,大西北也包括新疆就是在出卖荒凉,但是,如何将文化内涵注入荒凉,也是需要一番功夫的。

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地貌,更因为明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于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愈浓,成为天下奇山。

唐僧师徒4人被困在火焰山,铁扇公主不肯借芭蕉扇使用,打斗随时可能发生,牛魔王骑着金晶兽怒目而视,随时准备参加战斗。

铁扇公主看到唐僧师徒被困在火焰山,把芭蕉扇藏在身后,就是不借给孙悟空使用。

金箍棒似的巨型温度计,矗立在地宫广场太极图形底座上。仔细辨识发现,现在地表温度42℃,其实也很热。但毕竟是秋天,体感温度似能接受。

这个状如“金箍棒”的巨形温度计,在4年还曾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温度计高12米,温度显示高5.4米,直径0.65米;能抵御12级大风和烈度为7度的地震。这个吉尼斯记录现在怕是保不住了。

这个温度计能实时测出火焰山的地表温度,每年夏季这里的地表温度一般在60~70℃之间。

传说,孙悟空踏翻了炼丹炉,火砖掉落后就成了火焰山。

唐僧师徒组雕前游客纷纷驻足拍照,走近了一看,“火焰山”三字还是已故原国务院总理李鹏题写的呢。

按照行程计划,我们本来该去坎儿井了,但因为疫情,导游说坎儿井不开放了,好在8年8月份我就曾去过了,在这里补记一下吧。

坎儿井

吐鲁番坎儿井博物馆,就位于吐鲁番市区。坎儿井古代称作“井渠”。

坎儿井是新疆各族群众根据气候干旱的自然环境特点,人工掏挖而成的古老地下水灌溉系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据说,坎儿井是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另外二个是长城和京杭大运河。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山脉东部的吐鲁番及哈密盆地,其中尤以吐鲁番为多。

由于坎儿井的特殊实用性,当地农民至今仍在使用。据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新疆遗存的坎儿井尚有条,总长度+千米,总储水量可达6亿立方米。

坎儿井中的水哪里来?春夏时节有大量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地面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在地下顺着山势开挖暗渠,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

坎儿井不是“井”,是人工开凿的地下河。坎儿井由暗渠、明渠、竖井和涝坝组成。

竖井是为开挖暗渠所建,供人员出入及运出挖渠弃土。竖井口径约为0.6米,深30~40米,最深的有80~米不等。

暗渠呈尖拱形或方形,长约几百米到十几公里不等。

想想也是,吐鲁番地表温度那么高,如果水渠建在地面,水资源被浪费掉的就不知道该有多少了。不仅是因为热,吐鲁番的风还特别大,狂风也会使水分大量蒸发。

千百年来,果农、葡萄树和坎儿井结成了割不断的纽带。据报道,9年以来,政府曾拨款大力修整、加固坎儿井,加固后的坎儿井出水量比过去平均增加了30%左右。

古时的新疆劳动人民真是聪明啊!怎么没有看到有关林则徐的介绍呢,据历史记载,林则徐虎门禁烟后谪戍新疆时,偶然发现坎儿井这种引水灌溉的建筑,是解决新疆地区干旱问题的好方法,于是他大力鼓励当地居民兴建坎儿井。

现在看到的这些坎儿井,大多是清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如今,它们仍浇灌着大片的绿洲良田。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坎儿井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在博物馆的地下走一圈,不到10分钟。夏天来这里有一个好处,这里面凉快!

景区外的商贩颇多,大多以新疆的葡萄根雕、民族帽和丝巾为主。葡萄干都堆成一个个的小金字塔似的。

驴友Z在游记中回忆道,最有趣的是景区内的维族姑娘会穿着民族服装强拉游客拍照,一次10元,那个架势有点恐怖。

可我看他与维族姑娘拍照时,还是非常开心的啊!

葡萄沟

当年最热的火焰山没去,但葡萄沟我们去过了。离开坎儿井,我们旋即来到不远处的葡萄沟。

吐鲁番在国内被称之为“最低、最干、最热、最甜”的地方,即海拔最低(海拔-米),因为气候最干燥,气温最高,因此瓜果最甜。

我们当时还进葡萄园里采摘了一把。园内随便采摘,吃吃葡萄,带出去则是5元/公斤(8年价格),明显比当时园外小商小贩卖的贵。

我们是从葡萄沟民族园进去的,先后游览了其中的葡萄沟、古县长衙门、阿凡提故居、巴衣(维族语意为地主)故居。

从小就知道阿凡提,当年我们也来看看他的故居,不知真假。

贫苦的阿凡提5岁就读完私立小学,11岁开始学习古兰经,17岁就能翻译阿拉伯语书籍啦,整个一小神童啊!

最为值得人们尊敬的是,阿凡提同情劳苦大众,对剥削者强烈不满和仇恨,并且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他语言犀利,且充满幽默感,更为大众所喜爱。按现在的话讲,就是一个网红啊。

故居内尽量按当年的样子进行的布置。

院子里有一位高寿的维族爷爷可以收费合影拍照。既然来了拍一张吧,只当是扶贫了。

最后来到的就是巴依(地主)豪宅。新疆解放后豪宅收归集体,其土地分给农民了。

参观巴依豪宅的意义在于,你可以在戈壁滩上看到精美的园林,以及典型的维吾尔族风格的建筑。

-TheEnd-

参考文献:

1.吐鲁番火焰山景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261.html